您所在位置:肠炎 > 并发病症 > > 正文 >

涨姿势新池症候群与水产养殖必须收了

作者:江门市惠乐渔药有限公司汤晓

  新池症候群是水产养殖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在观赏鱼养殖和水族馆管理中报道比较多,但在常规水产养殖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在养殖一线发现,在各个养殖品种放苗初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新池症候群现象。如草鱼放苗时容易出现跑马病、南美白对虾标粗过塘时出现亚硝酸盐升高、厌食、然后大量死亡等等都是严重的新池症候群。

  

  1、什么是新池症候群?

  

  新池症候群(NewPondSyndrome)并不是一种定的鱼病,而是一种“用新水养鱼”初期所引起之症状。例如,新设的养殖池或旧的养殖池重新放水养鱼,最初都会发生这种症状。当养殖密度突然增加时,代谢物质会突然增加,导致氨氮、亚硝酸盐来不及分解,引起水体有毒物质的积累;由于代谢产物的急剧增加,水体中好氧菌会急剧增加,水体耗氧会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平衡体系会发生偏移,导致水质指标的突然变化;水质指标的突然变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养殖动物不习惯,会出现各种应激症状,如厌食、跑马等,当养殖动物时间一长会出现严重的肠胃炎和细菌感染症状。这些变化一般出现在养殖早期新设的养殖池或旧的养殖池重新放水养鱼,所以称之为新池症候群。

  

  2、新池症候群在水产养殖中的发生条件

  

  从严格意义上,只要养殖密度突然增加,新池症候群现象就会发生,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比如在桂花鱼养殖过程中放养鱼仔、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补充鱼种,都不会引起明显的新池症候群。但是对于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新池症候群现象,如早期放大量的鱼种、水质清瘦时放高密度南美白对虾苗、南美白对虾标粗过塘、泥鳅过塘等等时候均会出现严重的新池症候群现象。

  

  所以新池症候群在水产养殖中的发生条件是:1、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2、养殖密度的增加程度。生态系统越复杂,养殖密度增加越小,新池症候群现象越不明显;生态系统越简单、养殖密度变化越大,新池症候群现象越明显。

  

  3、新池症候群在水产养殖中的体现

  

  当养殖密度突然增加时,首先是代谢物质的突然增加,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的积累,表现为酸碱度下降、氨氮、亚硝酸盐指标的上升;由于代谢物质的突然增加和其他原因,池塘中藻类会发生剧烈变化,病原体会滋生,表现为水质浑浊、水质粘稠、水色变化以及透明度变化;由于水质的剧烈变化,养殖动物就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如摄食下降、体色暗淡、跑马、粘液增加等现象。应激时间一长,养殖动物容易出现寄生虫疾病、肠胃炎以及感染细菌等严重问题。到此阶段,就会出现水产中最顽固的疾病问题。

  

  比如泥鳅苗标粗过塘时,早期会出现严重的跑马现象,过几天就会出现肠胃炎、烂尾等现象,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这就是很典型的新池症候群。

  

  南美白对虾标粗过塘也会出现严重的新池症候群现象。南美白对虾标粗过塘时短时间内会出现亚硝酸盐升高现象,然后南美白对虾厌食、埋边、空肠空胃等,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过塘成活率。

  

  此种现象还发生在桂花鱼鱼种过塘、黄骨鱼过塘等,只是有些品种容易感染细菌,有些品种容易滋生寄生虫而已,有时只是水质变化,有时却发生难以治疗的肠胃炎。

  

  4、如何预防和处理新池症候群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处理新池症候群的几个关键:1、处理越早越好,最好在放苗之前肥水或“老水”放苗,而且严格控制放苗数量与规格。2、第一时间控制有毒物质积累,这是消除养殖动物应激的关键。3、控制病原体,预防细菌感染是处理新池症候群的关键,毕竟病原菌才是致死的最主要原因。4、不要等到养殖动物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处理,否则得不偿失。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fishfirst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761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