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遇小寒,这碗养生鸡汤该怎么喝
今天是腊八节,
过了腊八,
春节就越来越近了,
你闻到越来越浓的年味了吗?
同时,今天也是小寒节气。
小寒,十二月节,
寒字下面两点是冰,
《说文》释:“寒”为冻。
小寒碰上腊八,
势必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寒冷节气更应滋养阳气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祖国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吴义春博士解释说,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古语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实际上确是小寒比大寒冷,因此“三九天”就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古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使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根据中医“冬主收藏”的说法,在这一寒冷节气我们应该滋养阳气、收藏精微物质,使脏腑功能得到补充。
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
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日养生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专家们提倡,要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为佳。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养生途径。
小寒吃粥——养护脾胃
推荐菜肴:腊八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说,腊八来了,最冷“三九”天也就驾到了。这时,如果有一碗喷香软糯的热粥下肚,熨帖肠胃,温暖四肢,别提有多舒服了。而腊八节,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但现在,虽然每个地方的腊八粥都有所不同,但功效都相同,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主料: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根据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做法:红豆,玉米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混合洗净。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
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三小时后最好!腊八粥简单又营养,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也可就菜吃。
小寒吃蒜——防感染防血栓
推荐菜肴:腊八蒜
人们在冬天吃大蒜有很多好处。首先,大蒜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为天气寒冷而造成的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另外,大蒜有杀菌的功能,对预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有明显效果。这是因为大蒜有抵抗血栓、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等功效。冬季,人们容易吃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再加上饮水量偏少和天气寒冷,故而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普通大蒜性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因此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所以我们可以考虑食用腊八蒜。腊八蒜是将大蒜泡在醋中一段时间后得来的。腊八蒜的辣度比大蒜要降低许多,口感更宜于怕辣的人们接受,带有些许的酸味,更加开胃助消化,而杀菌的功能不减,没有前述的禁忌。
主料:香醋1瓶、大蒜十头。
做法:将密封玻璃盒洗净、沥干水分;将香醋倒入玻璃瓶内三分之二处后,倒入剥皮蒜瓣,莫超过香醋液面,轻轻摇匀并密封瓶口;将此器皿置于冰箱内,20天左右即可食用。腊八泡的蒜,最容易变成绿莹莹的翡翠,到了春节也是饺子的好伴侣,赶快动手泡一瓶吧。
友情提示
腊八粥虽好,但有胃肠消化功能不良或者有“三高”的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应该怎么喝腊八粥呢?
消化不好,这么办
对于消化不好的中老年朋友,需要减少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在煮腊八粥的时候,少放些豆子或者不放豆子,避免给肠道造成过大的负担。如果经常拉肚子,可以多放糙米、大黄米、小米、山药、莲子,这些比较容易消化,对肠道刺激比较小。在煮粥之前,把材料泡久一点儿,煮的时间也可以长点儿,这样煮出来的杂粮豆粥也就更好消化。
给“三高”朋友的建议
对于有“三高”问题的朋友,在煮粥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煮粥时,尽量增加豆子的比例到1/3以上。比如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这些豆子的对血糖的影响比谷类更低。也可以加点儿燕麦、大麦,一方面可以增加粥的粘度,让粥的口感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不放对血糖影响比较大的食材,如糯米、白米、粘小米等。甜味的葡萄干、枣要少放,不要加糖。
食材的浸泡时间短点儿,不要煮太久太烂,留点儿“嚼头”,对控制血糖,增加饱腹感有好处。
最后小编提醒: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小寒到春节这段时间,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和精神愉悦:
“笑!笑!笑!”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2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隆昌人注意秋老虎的6天来了,不懂这
- 下一篇文章: 腊八粥怎样做法才最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