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并发病症 > > 正文 >

隆昌人注意秋老虎的6天来了,不懂这

点击掌上隆昌快速   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时   间:年8月16日~8月25日

俗   称:末伏

特   点:早晚较凉,白天阳光剧烈,人易生病。

据气象部门介绍,与整个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今年全国直至8月下旬都将会炎热气候之中,平均气温仍较高,即使进入9月份,也常有“高温天气”出现。用一句话来说:

今年的“秋老虎”,要发威了!!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这句话就是形容“秋老虎”天气多变最合适不过的。

秋老虎的到来,引起气温炎热,人们往往不适应气候忽冷忽热的差异,容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而且老人们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其实这句话并不假,现代医生们也发现,秋老虎这10天最容易生10种病!

秋老虎最容易生这10种病!

1、心血管病——一不小心要人命

“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2、中暑——严重的致死率高达60%

在“秋老虎”天气,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在中暑里面,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对这种中暑类型了解很少,一旦发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数。

3、肺炎——全年高发的时间

很多人都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在“秋老虎”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别小心。

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4、风燥感冒——嘴巴鼻子干巴巴

秋老虎来了,嗓子、鼻子最先感到秋意,紧绷绷干巴巴的。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干燥,也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期。

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

5、面瘫——满脸大汗更易面瘫

“秋老虎”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最高发的疾病——面瘫!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6、秋痱子——比热痱子更难治

进入“秋老虎”,虽然早晚天气不那么热了,但不少人身上起了小疙瘩,额头、大腿上长了小疙瘩——这就是“秋痱子”。秋痱子比夏天的热痱子更难治。秋痱子和湿疹很像,不如夏天的热痱子容易好。俗话说“春捂秋冻”,这段时间要适当地冻一冻,才能不生“杂病”。

7、肠炎——不注意很遭罪

“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秋老虎”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8、红眼病——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秋老虎”时节最容易导致的眼部疾病。一人感染红眼病全家遭殃。“红眼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那共用毛巾、手帕、脸盆、水等都会导致家人感染。甚至与红眼病人握手后再揉擦眼睛都会被传染。

9、溃疡——立秋一过满嘴溃疡

最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立秋过后,“秋老虎”时期最容易出现的。这期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体内蓄积过多的热需要向外排,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内热症,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反复口腔溃疡。

这是因为人体已经习惯了夏季的气候特点,突然从闷热改到凉爽,身体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10、扁桃腺炎——疼痛得无法吞咽

季节交替,人体免疫能力变差,因此“秋老虎”这段时间扁桃腺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腺炎。扁桃腺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还可能因疼痛而无法吞咽。

“秋老虎”发威如何防暑降温

大汗淋漓不要洗冷水澡: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略高于体表温度的温水浴,浴后会感觉身体更加舒爽。

打胴胴不可取:研究表明,在炎热天气,当外界温度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正确的做法是:越是暑热难熬、气温高过或接近体表温度时,越应该穿吸汗的衣服保护自己。下午外出活动更要预防高温中暑:专家建议,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还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要有一个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经常的熬夜,要保持有规律的睡眠。在秋老虎期间,即使天气再热,也不宜长时间的吹空调,否则就会很容易得空调病,并且一晚上吹空调,也会让你全是没劲,很不舒适的。

在饮食上,同样有所讲究:选择食物不能过于寒凉,比如:西瓜、梨、黄瓜等要适量减少,因为进入秋季后吃太多寒凉性的食物可能会伤及脾胃。饮食上不能过于清淡,营养很重要,可适当的多吃一些肉类,比如:鸭肉、鱼肉、泥鳅、猪瘦肉、海产品等,另外也可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既清暑热又能补益。适当的喝一些绿豆汤、薄荷粥、莲子粥对身体很有益处。莲子、芡实、薏米等食物对烦热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有人中暑这样做:如果已经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无力、口渴等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发现后首先应该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针对体温升高者,要用冷水擦身,以帮助散热;有头昏、恶心、呕吐和腹泻,可服用藿香正气丸。发现重症中暑,在进行紧急医院进一步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277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