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症状 > > 正文 >

爱吃红肉可能会增加肠道问题的风险生活

大肠癌已跃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比较高。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显著,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当出现便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错失黄金治疗时间段。

肠癌发生除了跟遗传有关外,大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特别是以下几种行为应及时更正。

01哪些行为可增加患肠癌风险?

1、吃太多红肉

摄入太多红肉是引发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中猪肉、羊肉、牛肉和兔肉以及狗肉都属于红肉。因为不节制的吃红肉可增加胆酸和胆固醇代谢物含量,升高肠腔内厌氧菌水平,久而久之增加肠道癌变风险。因此应少吃红肉,一星期红肉摄入量控制在克以内。

2、错误的烹调方式

肉类经过高温烹调过程中可产生致癌物质,如杂环胺和苯并芘等,长时间吃可引发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生成,促进癌细胞增生和转移。因此应采取低温烹调方式如蒸煮炖或凉拌等,食物烹调温度不能超过℃。

3、缺乏膳食纤维

不可溶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吸附有毒和有害物质以及脂肪且排出体外,有效改善肠道环境。但体内缺乏此膳食纤维可延长致癌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对肠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应多吃含不可溶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薯类、萝卜芹菜和苹果等,不过应控制好量,不然会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

4、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将减慢肠道蠕动速度,可影响直肠和盆腔周围血液循环,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被延长了,久而久之刺激肠道,诱发炎症或癌变。

5、高脂肪饮食

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如各种肥肉、动物内脏和奶油等可刺激胆汁分泌,产生的胆汁酸可刺激肠道黏膜;饱和脂肪酸也会产生一些致癌代谢产物如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物质,场地持续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癌前病变。

02预防肠癌需定期做哪些检查?

1、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非常简单安全的检查项目,不过由于心理尴尬或认知不足而直接放弃。然而通过肛门指检能查出大部分的直肠癌,其检查过程只需1~2分钟。

2、肠镜筛查

肠镜是筛查肠癌的金标准,能及早发现肠道微小病变。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有息肉或小肿瘤时,应及早通过手术方式切除且做病理检查。

温馨提示

及时纠正不良生活嗜好,拒绝吸烟酗酒。优化饮食习惯,遵循低脂肪和高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以及熏制食物。少坐多动,通过运动能加快肠蠕动,缓解便秘。

超过40岁的人每5医院做次肠镜检查;大肠腺瘤性息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至少每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40~74岁的人应每两年做次粪便潜血检查。

另外,若出现不明原因便血、便秘腹泻交替进行、大便变细应及早就医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医新年健康启示#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zz/1516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