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气温高,中暑、胃肠炎这两种“夏季病”威胁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医院急诊内科获悉,近半个月来,该院已接诊了30余名因中暑需要急救的患者和余名胃肠炎患者。
◆中暑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7月25日13时许,记者走进该院急诊内科,看到急诊观察室的病床处于满床状态,三四名中暑患者正在接受输液治疗。
患者朱先生,和龙市人,今年45岁,是一名建筑工人。几天前,他在烈日下工作时中暑晕倒,医院救治。由于病情不见好转,持续高烧,白细胞数值不断升高,情况较为危险,两天后,医院。经过3天的抢救,目前,朱师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最近天气热,我们每天都会接收三四名中暑患者,其中以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居多。”据该院急诊内科副主任朴金花介绍,人在湿度大于60%、温度超过35℃的环境下容易中暑,老年人、小孩、孕妇、心脏功能较差的人和经常在高温下工作的户外工作者属于中暑高危人群。
朴金花提醒,户外工作者及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工作、出行,要适当调整休息时间,做好补水工作,备好解暑药物。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迅速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去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要及时就医。
◆胃肠炎多是不洁饮食所致
夏季也是胃肠炎的多发季节,据朴金花介绍,近半个月以来,该科室接诊的胃肠炎患者人数比平时增长了约3倍,多数患者是因为口不择食、贪吃生冷食物而生病的。
7月23日,延吉市民、今年25岁的小钟为了解暑,从冰箱中拿出冰镇饮料就是一番畅饮。当天深夜,小钟感到胃部不适,并伴有持续高烧、腹部绞痛,上吐下泻了十几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朴金花说,酷暑天气,大家都想喝冰镇饮料或啤酒降温,但冰箱只能起到储藏作用,并没有杀菌功能。若食用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未经加热杀菌的冷食物,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会停止分泌,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也会减弱。细菌趁机而入,会引起胃肠炎、腹痛、腹泻等。因此,夏季切勿贪凉,小心肠胃不适造成更大的伤害。
(延边晨报记者赵锡璐)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zz/14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凤梨菠萝傻傻分不清澎湃在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