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野生蘑菇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到山上采蘑菇成了不少市民喜爱的活动。对此,市疾控中心提醒,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现象在各地频繁发生,切勿随意采食,更不可凭经验判断。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已知毒蘑菇有50多种,但没有白毒伞、鳞柄白毒伞、鹿花菌这3种剧毒蘑菇。由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且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外形极为相似,而人们普遍缺乏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的经验,因此容易造成采食误判。即使具有一定辨识经验,但过往经验并不可靠,还是不随便采食为好。”
据介绍,毒蘑菇种类多,其含有的毒素成分也较复杂。根据食用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以及中毒性肝炎型四种类型。一般说来,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如能积极治疗死亡率不高,但中毒性肝炎型中毒的死亡率高达50%-90%。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发病初期多有吐泻症状。如果食用自行采摘的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等症状,就可能是中毒反应,医院接受治疗。此外,对同时食用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密切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江西白癜风医院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