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发病前、中、后期的南美白对虾
——看到问题了吗?没错,主要问题就出在肠道——肠炎。发病前期和中期的对虾肠壁红色素细胞已经开始扩散,用手挤压肠道会有浑浊状液体流动,此时你会发现对虾开始逐渐出现厌食、爬边、虾体消瘦,伴之水面偶尔会浮现几只死虾。有报道称:对虾肠炎病多见于每年6-8月份,但是笔者实地走访发现肠炎已经开始贯穿对虾养殖的每个生长周期,而且逐渐呈现一种发病期提前的趋势,不仅多见养殖中后期,在放苗1个月内出现肠炎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肠炎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投苗前期很少投喂或者基本不投喂开口饵料。肥水培藻,以藻养虫,再靠虫养虾,这种传统做法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即基本遵循了自然食物链的生长之道。但是藻相的稳定性受天气阴晴以及温度高低、pH波动及碳氮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第二、藻毒素中毒。即“倒藻”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使虾中毒,但至今尚无直接证据证明藻毒素为何毒素,只是一种经验上的推断而已,但是本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精神,在此友情提示各位养户朋友肥水有度,不易过浓。第三、弧菌感染。主要以副溶血弧菌、河弧菌感染居多,此类池池底通常沉积厚厚一层死藻、残饵、粪便,为各种弧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好了,说完肠炎的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后,我们再来了解一种对虾常见消化道疾病——白便(图2所示)。图2:对虾“白便”据研究机构对“白便”做组织切片分析发现,“白便”的主要成分为肝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少部分正常的粪便成分。对虾白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肠壁细胞增生、粘膜上皮畸变脱落、肠道逐渐发空变白、肝胰腺体萎缩。脱落的腺管上皮、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随粪便排出,形成“白便”附着在料台上或者漂浮于水面。“白便”成因较为复杂,有害细菌、藻毒素、水变、药物刺激等单一或者综合作用于虾的肝胰脏和肠道均可引发对虾“白便”。
那么对虾白便、肠炎、空肠空胃等症状可使用“对虾白便停+开胃护肝灵”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更多资讯请白癜风治疗偏方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