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顺快讯第期
生鱼急性肠炎诊治一例
当前,秋高气爽,正值生鱼的生长黄金时期,足量、稳定的投喂对其长速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也正是生鱼急性肠炎的流行高峰时节,发病率高,死亡量大,疗程较长,一旦发病,不仅会造成重大损耗,还将影响养殖规划。生鱼急性肠炎到底是何病因,如何防控呢?
1
基本信息
年10月,佛山三水,池塘水面10亩,水深3米,主养杂交鳢,存塘量9万尾,规格为全长32cm左右,日投料13包。
2
发病情况
该塘在10月6日前后投喂配合饲料12包/天(注:20kg/包),由于生鱼摄食旺盛,塘主遂加料至18包/天。加料投喂2天后,即10月8日开始出现2条死鱼,解剖发现白肝、出血等症状。次日,游边鱼增多,遂采样送至活宝源鱼病室进行进一步检测。
3
病鱼症状
外观
病鱼体表完好,仅个别体表轻微发红,整体无明显病症(图1),鳃丝基本红润(图2)。
▲图1:整体无明显病症
▲图2:鳃丝基本红润
解剖
肝脏棕红或黄灰色,个别肝萎缩,脾脏、肾脏红润,无明显异常(图3),鳔均有明显的充血现象(图4),胃空,肠道有少量黄灰色浓稠黏液,内壁严重充血发红(图5)。
▲图3:肾脏红润,无明显异常
▲图4:鳔均有明显的充血现象
▲图5:内壁严重充血发红
4
实验室诊断
据技术员塘头检测,水质指标基本正常。
取典型病鱼适量鳃丝组织制成水浸片,镜检,未观察到寄生虫(图6)。
▲图6:未观察到寄生虫
无菌操作,依次取3尾典型病鱼的后肾组织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30℃恒温培养24小时,未观察到明显菌落(图7)。
▲图7:未观察到明显菌落
无菌操作,取典型病鱼适量后肾组织,利用PCR技术检测乌鳢常见病毒,结果显示弹状病毒呈强烈阳性(图8)。
▲图10:结果显示弹状病毒呈强烈阳性
5
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案
结合实验室检测和诊治经验,该塘生鱼为弹状病毒病。尽管当前损耗不大(送检时仅死鱼2条/天),但仍需严格按照生鱼弹状病毒病的方案进行处理,具体为:
(1)停料。
(2)水体消毒:旺典(1瓶/2亩·米)+五黄解毒灵(1一包/2包料),全塘泼洒,早、晚阳光弱时使用,隔天一次,连续2-3次。
▲旺典(1瓶/2亩·米)
五黄解毒灵(一包/2包料),全塘泼洒
(3)病情相对稳定后,逐渐恢复控料投喂,并拌护肝型饲料伴侣(1包/2包料)+五黄解毒灵(1包/2包料),连续4天。
▲拌护肝型饲料伴侣(1包/2包料)
+五黄解毒灵(1包/2包料),连续4天。
6
疗效反馈
时间
死鱼情况
方案设计
10月9日
死鱼2-3条
送检
10月10日
死鱼20-30条
按同行方案,喂一餐(6包),拌硫酸新霉素、胆汁酸、多维等。
10月11日
死鱼-条
早上喂一餐(6包),拌硫酸新霉素、胆汁酸、多维等,下午开始执行我司方案,停料,并泼洒旺典+五黄解毒灵进行水体消毒。
10月12日
死鱼余条
停料
10月13日
转北风,死鱼余条
停料,再次泼旺典+五黄解毒灵进行水体消毒。
10月14日
死鱼略有减少
停料
10月15日
死鱼明显减少,均为腐臭鱼
停料
10月16日
死鱼大幅减少,仅几十条,均为腐臭鱼,无新鲜死鱼
开始投喂,2包料/餐,喂2餐,并拌喂护肝型饲料伴侣+五黄解毒灵+复方蒲金膏。傍晚再次泼旺典+五黄解毒灵进行水体消毒。
10月21日
已无死鱼
摄食也已恢复正常,14包料/天。
7
梁工点评
每年的10-11月份是生鱼急性肠炎病的流行期。该病以鳔和肠道严重充血为特征,病情急,死亡量大,常由换水、过度投喂诱发,实质上是一种弹状病毒病。
本病例中,该塘在猛加料2天后(无加/换水)即开始发病,发病后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执行我司方案后病情才得以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建议广大生鱼养殖户,近期尽量避免加/换水等强刺激性操作,缓加料、稳投喂,切勿过度投喂,以免诱发急性肠炎。
如出现疑似病情,应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切勿盲目用药,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鱼病确诊请咨询活宝源鱼病实验室:
执业渔医-梁工执业渔医-胡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