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并发病症 > > 正文 >

实用的养猪技术

一、品种改良

(一)品种

1.长白猪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原名伦特瑞斯猪,是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全身被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体型长,胸腰椎达22个以上,肋骨16对,体躯深大腿丰圆充实,乳头6?7对。分别来自丹麦、瑞典、英国、荷兰等国家,故体型外貌不尽一致,经多年的风土驯化,体型向粗状、疏松方面变化,蹄质亦逐渐紧实。

母猪多在6月龄开始发情。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1.94头,初生头重1.42公斤,60日龄窝重.4公斤。

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多等特点。长白猪对饲养水平要求较高,此外,还存在母猪配种难掌握,蹄病多等问题,生产上值得注意。

2.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于18世纪育成于英国约克郡及临近地区,是世界著名品种。

大约克夏猪皮毛全白,少数额角上有小暗斑。头长、立耳、直鼻、体格大、体躯伸展良好,胸深、宽背腰平直或呈弓形,后躯发育较丰满。大约克猪的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成年猪体重?公斤。母猪乳头平均14.52个。

母猪性成熟较晚,初情为5月龄左右,一般8一10月龄初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12头,产活仔数lO.00头,20日龄窝重46.40公斤,60日窝重.30公斤。

3.杜洛克

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北纽约州和新泽西州,为美国猪群规模最大的品种,分布加拿大、南美及欧洲、亚洲等许多国家。

杜洛克大多为棕红色和黑褐色两种,也有深红色等毛色。头较轻,耳中等大,略向前倾,面部微凹,体躯深广,腿部肌肉丰满,四肢较长,母猪乳头6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公斤,母猪体重?公斤。

初配以8?9月龄,一公斤为宜。母猪平均产仔9.88头,初生窝重12.34公斤。60日龄个体重15.90公斤。

杜洛克猪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删体品质好。据美国试验资料,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日增重为克,饲料报酬为2.89公斤。

4.汉普夏

原产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系美国分布很广的瘦肉型猪种。

汉普夏猪被毛黑色。肩颈接合部位有一白色毛带,头中等大,耳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公斤,母猪?公斤。

母猪产仔数平均8.66头,母性强。育肥猪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配合饲料3.04公斤。胴体品质良好,胴体长76.70厘米,后腿肌肉发达。

(二)猪的杂交利用

1.什么叫杂交?

杂交是指将遗传上不同的品种或品系的个体相互交配。不同种群的家畜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这就是杂种优势现象。它综合了双亲的某些优点,表现为生活力强、适应性好、生产发育快、生产性能高不苛求饲养管理条件等。

2.杂交方式

(1)二元杂交

利用两不同品种(系)的公母猪杂交,产生具有较高生产性能的一代杂种,一代杂种无论公母猪都不作种用,只作经济利用。它是当前养猪生产比较简单、应用较多、易于推广的杂交方法。

现阶段农村正在大力推广两品种(系)杂交,即选择生产性能高的引进品种(系)为父本(公猪良种化);选择分布广、数量多、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的本地品种为母本(母猪本地化),产生的一代杂种供育肥用(肥猪一代杂种化)。实践证明:由于杂种断奶窝重大、增重快、省饲料、经济效益显著,能增加农民的养猪收入和促进养猪生产的发展,深受农民的欢迎。

(2)三元杂交

就是把两个不同品种(系)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母猪,与第三个品种(系)的公猪交配,即得到三品种(系)杂交后代。三品种(系)杂种应全部作商品猪育肥用。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杂交母本在生活力与繁殖力上所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同时充分体现出父本的某些有效经济性状(如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等),从而获得经济价值更高的商品育肥猪。

此外,杂交还可选用其它杂交方式,诸如双杂交、轮回杂交、近交系杂交等。

3.怎样搞好猪的杂交?

(1)选择最优杂交组合

不是任何两个品种杂交都能产生杂种优势,而且,杂交组合不同,杂种优势表现的程度就有大有小。必须通过多次杂交组合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最优杂交组合。日前,我市推广的长白猪×大围子猪组合是经过试验和实践选出的较优杂交组合,在生产中推广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杂科,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杂交优势的表现影响很火。因此饲养水平必须适宜,以便充分发挥杂交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收到费省效宏的效果。

(3)注意本地猪的选育

当前,各地在推广猪的杂交,多以本地猪为母本.引进良种猪(长白、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夏)为父本。但是,在部分地区有只重视本地猪的利用而忽视本地猪的选育的顺向,滥用杂种公、母猪作种,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品种混杂,本地猪种源散失,影响今后杂种优势利用的进一步开展。为此,在开展猪杂交的地区,必须同时做好本地猪保种和选育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多种形式建立纯繁基地。

(4)严格交配制度

无论是二元杂交或多元杂交,都要执行严格的交配制度和程序,特别是三元以上的复杂杂交,更不能乱套。否则,不仅不能获得杂交优势和理想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产生劣势,接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猪的饲养管理:

(一)猪的共同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1.提倡饲料生喂

农村养猪,常把饲料煮熟,调制成稀料饲喂。这种“清汤灌大肚”的方法,不但浪费饲料、燃料和人工,而且猪增重缓慢,饲养成本高。如果采用饲料生喂,则可克服上述缺点。

2.饲料种类多样化和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养猪实践证明,多品种组成的日粮,营养物质可互相取长补短,以弥补饲料单一造成某些营养失调的缺陷,能更好地满足猪的需要,饲料利用率也有提高。搭配合理的日粮应该是营养全面、体积合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这就必须按合理的比例搭配。一般精、青、粗比例为:20一30公斤阶段1:1?1.5。0.02;35?60公斤阶段1:2?3:0.2一0.4;60一90公斤阶段1:1.5?3.0:0.3。

(二)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1.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①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

体重增加。怀孕成年母猪体重可增加10一20%。怀孕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较快。

怀孕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很高,饲料利用率比空怀期提高9.2?18.1%。

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在整个怀孕期比空怀期提高11?14%,怀孕后期提高30一40%。

②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好;后期供给数量较大,品质也要好。整个怀孕期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节省精料。可分别采用以下饲养方式:

“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以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约20一30天,除喂给优质青粗料外,还要适当加喂部分精料。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三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受孕的母猪。一般在怀孕初期以青粗料为主,随着怀孕天数增加,逐渐加大日粮精料比例,以满足母猪生长发育和本身消耗的需要。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前期可不用或少用精料,后期胎儿生长迅速才加喂精料。

怀孕母猪切忌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如有黑斑病的红茹,霉变成团的糠麸、油饼和烂青贮饲料等。临产前3一5天,要减少青粗饲料,以免压迫腹腔造成早产。

为避免产前或产后瘫痪,应供给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并注意适当运动。为防止机械性流产,应禁止追赶、鞭打怀孕母猪,防止拥挤和殴斗。

2.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①哺乳母猪特点及饲养方式

哺乳母猪在整个泌乳期可产乳?公斤,含干物质36?54公斤,合成乳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来自饲料,少部分来自母体失重(掉膘)。母猪营养不良时,*“掉瞟”来生产奶水供仔食用,因此母体失重很大,长期下去,将降低终身繁殖力,所以对哺乳母猪必须加强饲养,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

哺乳母猪一般有两种饲养方式:

“前精后粗”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瘦弱的哺乳母猪。第一月是产奶旺盛时期,饲养水平较高,哺乳期70%左右的精料可用于本期。以后泌乳量下降,仔猪又能自行吃料母猪营养水平相应下降,可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粗料。

“一贯加强”方式。适用于初产或在哺乳期配了种的母猪,在整哺乳期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

②饲养管理

母猪产仔后的最初几天要特别注意精心饲养,不能喂容积大,消化性差的饲料。母猪产仔后精力消耗大,喜睡,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产仔后第一天喂足易消化带轻泻性的饲料如麸皮汤及适量的牛皮菜等青料。第2?3天喂七、八成饱,以后逐渐增加,切忌产仔后的3?5天加料过多、过猛,以防母猪消化不良或引起乳房炎,或因奶水过多使仔猪拉稀。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并给足饮水。日喂3?4次,最后夜间加喂一顿,有利提高奶产量。猪乳80%是水,增加饮水对提高产奶量也有很大作用。夏季饲料宜喂稀些,另加喂水1?2次,冬季稠喂,另加温水。

母猪奶水不足,应找准引起缺奶的原因,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因营养不良造成缺奶,则可加催奶的饲料,如豆浆、米浆、熟大肠汤、泥鳅、黄鳝等,如是因病,则要请兽医治疗。

仔猪断奶时,为避免母猪发生乳房炎,在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日粮中的精料和多汁饲料。若母猪体况不好,乳房不太膨胀,则可不减料。

母猪产仔后3?6天,应让其自由活动。并注意保持圈舍、猪体清洁。哺乳时应注意环境安静,严禁惊吓母猪。

③母猪不孕或产仔少的防治

导致母猪不孕或产仔小的因素很多,应做具体的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善,极度的营养不良,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不足,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母猪养的过肥,使卵巢发生变性等;属此类情况,只要改善饲料管理即可逐步解决。

公猪的原因。公猪因遗传方面原因或饲养管理不当,或患病导致精液品质低劣,致使与配母猪不孕或低产。

人为的原因。多是因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不当引起,在改进技术严密操作规程后,即可取得明显效果。

(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适当。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数量:外种成年公猪2--2.5公斤,本地成年公猪0.5?1.8公斤,精青比例控制在1:1.5?2的范围。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光、经常梳刮猪体,夏天每天可洗澡l一2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预防注射和驱除内外寄生虫。要注意加强公猪运动,每天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严格遵守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提高公猪配种效率。

(四)哺乳仔猪的培育

1.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快,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高。

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弱。

体温调节机能不强,对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弱。

2.初生关

①新法接生

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擦干口鼻和全身粘液,然后在脐带离腹部:3--5厘米处,用5%碘酒消毒,再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及时清除胎衣及弄脏的垫草,防止母猪吃掉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或形成咬死仔猪的恶癖。

②假死仔猪复活的方法

初生的仔猪有假死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急救。

迅速擦干口鼻粘液,再对准仔猪鼻、口吹气。倒提仔猪后腿,促使粘液从鼻腔排出,并用手轻轻拍打胸部,直到发出叫声为止。

③尽快吃初乳,固定奶头

初乳是母猪产仔后到5--7天大量分泌乳汁。仔猪早吃初乳不仅因养分多可增加热量,还能增强抗病力。仔猪生后几天有自行固定奶头的习性。为使仔猪生产均匀,需人为辅助仔猪固定奶头,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几对产乳多的奶头上,强壮仔猪固定在后几对产奶小的乳头上,其余仔猪吮吸中间的乳头。经过2?3天照管即可达到固定奶头的目的。

④防冷、防压

初生仔猪特别怕冷,所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重要。猪舍内除堵塞风洞,防止漏风,保持圈舍干燥,勤换垫草外,猪箩内还应厚放垫草、布片、絮片等。

初生几天,要防止仔猪被压死,对弱小仔猪,可将其放入

猪箩内,每隔I--I.5小时喂奶一次。垫草宜切短,以免裹缠着

仔猪。

⑤“寄养和并窝”

有些母猪产仔数超过奶头数,也有母猪产仔数极少或产仔后母猪死亡,为使这些仔猪都能成活,则可采用“寄养和并窝”的方法。寄养和并窝均需选择母性好,奶水多的母猪当“寄母”。两头母猪产仔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超过3天。母猪*嗅觉辨别仔猪。可先把母、仔分开,将寄入仔猪与原窝仔猪混在一起,约30--60分钟;也可将两窝仔猪同时涂上有气味的煤油、臭药水、母奶等。待母猪乳房发胀,仔猪饥饿时哺乳,经哺乳1?2次,即可成功。

2.补饲关

①为什么要补饲?

母猪泌乳量满足不了仔猪增重的需要。

目前农村喂养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

单一,多用玉米或大米;开始补饲时间迟,一般在仔猪生后25?30日龄才开始喂料;饲喂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营养不足。

②仔猪早补饲的优点

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功能。

提高饲料转化率。因饲料不经母体;直接由仔猪利用转化,转化率可提高一倍左右。

提高断奶重和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

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提高年产仔数。

③补饲技术要点

早诱食。仔猪出生后,只会吃奶,不会吃料,需人为地逗引仔猪采食饲料,诱食越早越好。诱食方法有:

自由择食法:用炒熟的豌豆、麦粒或在熟豌豆、熟麦粒上喷撒些糖水,再裹上仔猪配合饲料放在仔猪经常走的地方,任其自由拣食。

饥饿法:把仔猪和母猪分开,待仔猪饥饿时,令其先吃料,后吃奶。吃奶、吃料的间隔时间依仔猪大小而异,体大间隔期稍长,体小间隔期宜短,一般为1?2小时。

强制诱食法:有的仔猪因母猪奶较多,常常恋奶,不喜吃饲料,需伴以强制性措施。方法是:将配合饲料加糖调成稀糊状,挑取糊状物涂抹于仔猪嘴唇上,任期舔食,反复进行3次可使仔猪学会吃料。

④补饲仔猪配合料。在整个补饲期应尽可能全部用配合饲料补饲,不用煮熟的玉米糊或稀饭。日喂4?6次,或任其自由采食,喂量不限,以吃饱为宜。吃完料再喂水,或另放水盆自由饮用。冬季用热水,夏季用冷水。

狠抓“旺食”。仔猪在35日龄后,生长加快,采食大增,进入旺食期。此时应让仔猪采食更多的饲料,除白天增加饲喂次数外,晚上9?10点钟再喂一次,以便多吃多长,充分发挥这一阶段生长快的优势。

3.仔猪断奶

应尽可能减少断奶给仔猪带来的不适宜状况,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

①一次断奶。此法适用于母猪奶少的仔猪。

②逐渐断奶。断奶前5?6天,将母猪和仔猪分开,母猪离圈,喂奶时再赶母猪回圈,喂奶次数逐渐减少。此法适应于带仔较多的母猪。

③分批断奶。一窝猪中,将大而壮的先断奶,体小而弱的后断奶。这方法适宜同窝体重悬殊大的仔猪。断奶时间可根据母猪体况,泌乳量及仔猪吃料,体质情况确定。如母猪瘦削,

产奶量很少,仔猪又能大量吃料,可早断奶。母猪膘情好,奶水多,可晚断奶。一般多为45~60日龄断奶。

(五)瘦肉型猪的饲养技术

1.瘦肉型猪的生长特点

瘦肉型猪突出的特点是胴体瘦肉含量高,肥肉含量少,瘦肉型猪瘦肉和肥肉的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即体重在60公斤前,瘦肉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脂肪沉积则较缓慢,而体重达60公斤以后,瘦肉增长缓慢,脂肪沉积直线上升。掌握这一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控制脂肪沉积,促进瘦肉增长。

2.饲养技术要点

①饲喂配合饲料并适当提高配合饲料的蛋白质水平。

瘦肉型猪的瘦肉生长强度比肉脂型猪强,总产量也高,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合成肉蛋白质的原料来自饲料蛋白质,因此提高饲粮蛋白质水平,是提高瘦肉率的有效措施。但是,无限制的增加蛋白质数量,则不能获得相应的正效果,何况蛋白质饲料来源困难,添加量过多也是不经济的。所以必须按照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配制日粮。

②改变常规饲养方式,实行限制饲养。

农户饲养肉猪多采用一贯肥育或阶段肥育,这两种饲养方式有利于脂肪沉积,对瘦肉增长不利。所谓阶段肥育是指60公斤体重前喂青粗饲料较多,精饲料较少,日粮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水平低,本阶段增长瘦肉的优势受到限制。至60公斤体重以后,则用大量玉米、碎米、细米糠等集中催肥,这种高能量,低蛋白日粮,及过多的采食精饲料,促进体脂肪大量沉积。一贯肥育方式,是在整个肥育期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对前期瘦肉增长无不良影响。但是,由于后期任其自由采食,食入的总能量多,增重过快,也促使肥肉增多,瘦肉减少。因此为提高瘦肉产量,需采取新的饲养方式??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是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限制日采食量,不让猪吃得过多、过饱。限制要做到既不延缓猪的生长速度,又能有效地提高肉量,这就要求合理安排限食时间,确定适宜的限食数量和采用恰当的限食方法。一般是前期任食,后期限食,限食量为二一一三成。就是60公斤前的猪,每日供给能量、蛋白质水平较高、数量较多的饲料任猪吃饱,充分发挥这一阶段瘦肉多的优势。争取较大的日增重,为后期奠定良好基础。60公斤后,猪沉积脂肪能力日渐增强,往往是吃得越多,长的脂肪也越多,为减少肥肉,限制脂肪沉积,降低日采食量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只供给猪自由采食量的七??八成,但要注意设法消除猪的饥饿感。限食方法主要有:

肥育后期适当减少精料,搭配青粗饲料。体重60公斤以上至出栏期间的瘦肉型猪按1公斤混合精料搭配1.5?3.0公斤青饲料,0.2一0.1公斤粗饲料的比例饲喂,可以获得较多的瘦肉和较高的饲料转化率。

减少日喂次数。有的地区缺乏青粗饲料、限食后精料减少,又无青粗料充填胃肠,为不造成肉猪饥饿,可将日喂三次的饲料改为两次饲喂。

道炎、常见脓液流出,有恶臭味,冲洗子宫可获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脓液排出后,再注入青霉素(20万单位溶于20毫升蒸馏水)或链霉索(1克溶于20毫升蒸馏水),一般重复3?4次脓液可完全清除。母猪长期发情可能患有卵巢疾病,传染病或严重寄生虫也可能引起不育,这类病通过兽医诊断治疗可望取得一定效果。

③适期屠宰

瘦肉型猪的屠宰期比一般肉脂型猪偏早,但屠宰过早瘦肉率虽然高了。但瘦肉的总重量并不高,两品种和三品种杂交猪一般在85?90分斤屠宰比较适宜。

三、猪的饲料配合

配合饲料及日料的概念

配合饲料是根据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将多种饲料配制混合而成的一种营养成份完全的饲料。日粮是指一昼夜一头猪所采食的饲料量。

(二)配合饲料的优点

1.节省饲料、提高日增重。

2.经济合理地利用饲料。

3.无需煮熟,直接喂猪,从而可减少蒸煮设备,节省人工和燃料。

(三)配合日粮的原则

1.必须以饲料标准为依据,确定所配日粮的营养指标。

2.考虑猪的特点选用适宜的饲料。

3.日粮体积适当。

4.注意日粮的适口性,饲料质地要好,不含泥、沙等异物,并应保证无毒、无害、无霉、未污染等,同时要注意日粮的其它特点,如考虑是否引起猪便秘、拉稀等。

5.饲料品种多样化,单一饲料很难保证日粮平衡,满足猪的营养要求,多种饲料配合,不仅能提高饲料适El性,而且还能使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互相补充,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日粮的营养价值。

6.要考虑经济原则,尽可能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降低成本。

(四)几种猪的饲料配方

根据我省猪的饲养标准,现提出以下几个配方供参考:

配方一(怀孕母猪用):玉米40%、三等粉15%、麦麸

11%、稻谷10%、统糠9.7%、鱼粉4%、豆饼l0%、食盐0.3%。

配方二(哺乳母猪用):玉米40%、三等粉15%、麦麸10%、稻谷7%、鱼粉5%、豆饼12%、统糠9.7%、钙粉1%、食盐0.3%。

配方三(仔猪补料用):玉米z5%、三等粉15%、麦麸32%、稻谷4.5%、鱼粉8%、豆饼15%、钙粉0.5%。

配方四(仔猪断奶后至60公斤前用):玉米36%o、三等粉15%、麦麸18%、稻谷14~/oo、鱼粉6%、豆饼l0%、钙粉1%。

配方五(60公斤以后的猪用):玉米40%、三等粉15%o、菜籽饼3%、稻谷15%、鱼粉5%、豆饼5%、统糠16.5%、钙粉0.5%。

配方中的饲料如缺乏一种或几种可用类似的饲料代替,如缺鱼粉、豆饼、菜籽饼可分别用蚕蛹、黄豆、花生饼等代替。配方中还应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

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压不褪色,先便秘象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有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2.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一万单位,每天二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⑧大清叶75克(炒)、石膏50克、升麻40克研细服用。

3.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每日两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40?万单位;⑧知母75克,石膏5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共研末、分两次服,一天一次。

4.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粘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毫升,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一万单位;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一万单位。每日两次。⑧姜、葱、苇根各75克,加水煎服。

5.仔猪副伤寒: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粘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仔猪生后30日龄前后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一毫升,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公斤体重0.4--0.6克,分两次内服,连服3天。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一O.5克,每日两次,连用4天。⑧合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毫克,分2?3次内服,连用3天。④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克,白头翁,甘草各6克、车前子、滑石粉各15克,研制成细末,分四次灌服。

6.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霉素每头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克、甘草克,切碎捣烂加白酒毫升,浸泡5天,然后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调匀后口服,每日两次。

(二)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1.猪拉稀病:病猪不爱吃食,拉便次数增多,粪稀,并带有未消化饲料,尿量少、色黄,四肢发凉。

治疗:①磺胺脒,每公斤体重日量0.2?0.3克。分成四等份,第一次喂2份以后每隔6小时喂1份。②土毒素或合霉素,每公斤体重按0.02?0.04克剂量,日服三次。③红小豆或绿豆克煮开花,凉温,大算2个捣烂混合喂猪,日服二次。

2.猪感冒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因气温突变,猪受寒着凉引起。病猪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加剧,流浓稠鼻涕,呼吸费力,不爱吃食,喜躺卧,有时钻到垫草或站立在向阳处,体温稍有升高。

治疗:①复方阿期匹林,每次每公斤体重0.1克内服;每公斤体重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百尔定0.2毫升,或30%安乃近0.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连用2?3天。②如上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③紫苏、防风、荆芥各10克,桔梗、杏仁各15克,款冬花7.5克,煎水口服,日服3次。

3.母猪产后瘫痪: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称“风瘫”,多发生在产后20?40天,对瘫痪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猪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合理补喂钙磷,减少仔猪吃奶次数、或提前断奶,以减轻母猪的泌乳负担。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①用新鲜猪骨砸碎熬汤喂猪,加喂饲用骨粉,每天给50克左右。②静脉注射10一20%葡萄酸钙一毫升,5?10%氯化钙济射液40一80毫升。③治疗瘫散:骨粉克、防已35克、制马前子18克,研为细末混匀喂服,50公斤以下的10一18克,50公斤以上的猪18?35克,每日两次,连服数日。

4.乳房炎:母猪的乳房因在地面磨擦,或因冻伤,被仔猪咬伤,断乳方法不当等,都可引起乳房炎。病猪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发硬有疼痛,不让仔猪吃奶。

治疗:①用0.2%呋喃西林溶液洗涤患部后,涂擦呋喃西林粉剂。②青、链霉素80一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或内服磺胺类药物。③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各10克,知母、黄柏、木通、大黄、甘草各6克,研末拌食。

5.猪蛔虫病:蛔虫,俗称“螬虫”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猪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生长缓慢或形成僵猪。

防治蛔虫病,除经常打扫猪圈,勤换垫草,注意饲料和饮水清洁外,还应对三至六月龄的小猪进行定期驱虫,具体办法是:按每公斤猪体重喂给0.02驱虫净(四咪唑);或每公斤猪

体重喂给O.30克驱蛔灵(哌哗嗪嗪),拌入饲料一次喂给。

6.猪姜片吸虫病:姜片吸虫是寄生在猪小肠里的一种寄生虫,各类猪都能感染,病猪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逐渐消瘦,小猪发育缓慢。严重时,可引起肠炎,便秘,下痢,水肿,流产甚至死亡。

该病因喂水生饲料较为多见,故应将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浮萍、菱角等做成发酵饲料喂猪;定期驱虫;猪粪堆积发酵后再作肥料。

治疗:①六氯乙烷每公斤体重0.3克,混在饲料内一次喂给。②精制敌百虫每公斤体重0.1一0.12克,溶解在水中,混入饲料里生喂。③槟榔30克,木香3克,煎浓汁,早晨空腹一次服下,连用2?3次。

7.发霉饲料中毒:病猪腹痛、下痢、被毛粗乱、迅速消瘦、尿呈茶色,严重者可见抽搐,过度兴奋,呻吟等症状,一般几天内死亡,发现中毒后立即停喂发霉的饲料,改喂青绿易消化的饲料。

治疗:①内服硫酸钠30?50毫克,或人工盐40?60克。②肌肉注射2.5%氯丙嗪每公斤体重O.06毫升,或内服溴化钾每公斤体重0.15克。③静脉或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公斤体重10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10%安那加每公斤体重0.15.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266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