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糟蹋身体百脉调畅十二时行住坐卧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口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附图: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一、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1、虚症: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等。
2、实证:
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如果经常此时咳嗽,惊醒,可能是肺和呼吸道有问题了,要注意!
3、养生之道:
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4、建议饮食:
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燕窝、银耳等。
二、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便。
1、虚症:
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2、实症:
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3、养生之道:
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4、建议饮食:
建议早餐吃些香蕉,橘子,苹果类的带酸性,茄子、菠菜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高纤维的果蔬
三、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一定要吃早餐!!!!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辰时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1、虚症:
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2、实症:
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3、养生之道:
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4、建议饮食:
各个器官得到滋养的原料来自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
-
四、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1、虚症:
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2、实症: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3、养生之道: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4、建议饮食:
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
五、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但午睡不宜过久。
专家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
午餐别吃太多,否则血液都去胃部帮助消化,心脏就缺血了,这也解释了为何午饭吃的太饱会感觉心慌气短了。
六、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精华上输于脾吸收到体内,把水液归于膀胱,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
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七、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下午3:00-5:00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应该这个时候冲些茶,乌龙或普洱最适合减肥人群,你会发现小便多了,而且气味重,其实是在把体内的油脂,废渣,毒物排出去。
八、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九、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十、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晚上9:00-11:00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
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十一、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
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因此宜多休养。
别贪看电视,上网,你又不是总理,你又不日理万机,洗洗睡吧!
-
十二、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
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附:
《学会这套法门每天仅需睡2个小时》
《静坐与体能恢复之七支坐法》
很久了想写一篇人体24小时养生与体能恢复的文章。特别是子时、辰时、午时、酉时四个时辰节点,暗合河图天地之象,又合洛书之数,风水讲二十四山分金立向也不过如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抵就是古人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十二时按节律生活,现代人不糟蹋自己的身体......部分文案来源于网络,小吴老师整理汇编,向原作者致敬!
更多精彩语音课堂一键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2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痔疮,人类直立行走的产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