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并发病症 > > 正文 >

四个步骤来控制病毒性腹泻疾病

目前养猪场存在最多的就是猪腹泻性疾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猪场普遍爆发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对猪只的危害较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康复者后续生长速度较慢,进而演变为僵猪,严重制约猪场养殖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在面对病毒性腹泻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健防治措施,来帮助患病猪快速康复,且不影响后续生长速度?长沙绿叶技术服务中心根据多年的养猪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四个步骤来控制病毒性腹泻疾病,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养猪有所帮助。

01

先修复破损的肠道粘膜,防止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当中

连续性的腹泻,会导致猪的肠道粘膜脱落,细菌病毒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毒素,然后细菌病毒以及毒素通过破损的肠粘膜进入血液。

02

补充体液,防止脱水死亡

细菌病毒以及毒素通过破损的肠粘膜进入血液,这时候会引的起全身的一个本能的反应,身体内大量的体液进入肠道内,要把肠道内的毒素排出去,但是猪自身的体液是一定的,这样导致猪自身体液大量失衡死亡。

03

让猪的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尽快恢复

抗菌素只能杀菌,无法杀死病毒,所以对于病毒引起的腹泻治疗无效,肠道的微生物最适宜于酸性环境,腹泻发生后因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殊不知,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既杀灭有害菌,也杀灭有益菌,导致仔猪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发生紊乱,又没有及时补充有益菌群,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所以必须靠自身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恢复,有助于吸附肠道中的毒素,提高肝肾解毒排毒能力,并将肠道内的毒素和肠道外毒素排出体外。

04

修复胃肠道黏膜,提供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

在腹泻过程中,胃肠道黏膜被破损的千疮百孔,所以要及时修复保护它,防止出现腹泻恢复后的减食或者不食,影响后期猪的料肉比,甚至有可能出现僵猪。将肠道内碱性环境变酸性环境,因为大肠杆菌不喜欢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建议当猪只发生腹泻时可在日粮中添加1.5%抗腹泻急救包饲喂一周,有效抑制肠道过度蠕动并吸附肠道内的致病因子与毒素,保护肠粘膜,补充营养。若哺乳仔猪出现腹泻,可选择灌服绿叶护仔安,每次5g,第一天灌服两次,第二天一次,极少数未康复者第三天再用一次,能迅速吸附肠道致病因子与毒素,并排出体外,迅速建立肠道菌群平衡,修复肠粘膜,迅速回复机体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酸中毒,提高治愈率。

益康健肠道的守护者作用功能1、本品明显改善动物亚健康、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激活肠道免疫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肌体免疫力。2、维护畜禽的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益生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繁殖;针对细菌性肠炎、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有害菌造成的顽固性腹泻、便秘、胀气及肠道紊乱引起的肠道黏膜受损有较好修复的效果。3、乳酸菌和活性酵母菌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降低毒素的产生;乳酸菌和酵母细胞中的多糖等与霉菌毒素结合起到解毒的作用。4、益生菌产生消化酶类有效的促进钙、磷等营养素的吸收,可显著提高畜禽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提高成活率、降低死亡率。5、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减轻了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害,减少环境污染、改善饲养环境。

中药发酵饲料

产品特点:

富含乳酸菌、酵母菌、芽胞菌及其代谢产物;中药制剂可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转化、增加适口性、改善肉品质、调高产蛋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气浓度60%—90%。

家禽:

1、降低开产蛋鸡、蛋鸭、鹅等家禽开产腹泻的发生率,2、提高家禽的产蛋率、增加蛋重、延长产蛋高峰;3、较少软蛋、破蛋的发生率,增加合格蛋的数量;4、提高免疫力、降低料耗;

猪:

1、降低母猪便秘发生率,

2、提高母猪的泌乳量,提高母猪免疫力,增加胚胎着床率,降低死胎率;3、较少仔猪腹泻、拉稀现象;4、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提前出栏;

牛羊:

1、有益菌促进瘤胃发育,提高犊牛、小羊等幼龄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健康状况;提高肉牛、羊生长速度,促进育肥,改进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瘤胃发育与瘤胃菌群建立,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前断奶,提高成年后生产性能。补充瘤胃微生物,促进原生菌群生长,提高纤维降解菌活性,减少粪便过料。

3、提高犊牛生长速度,促进骨架、肌肉及乳腺发育。

4、提高断奶、运输及热应激的抵抗能力,减少霉菌毒素伤害,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预防犊牛腹泻,降低死亡率。

5、调解瘤胃菌群结构与酸碱度,减少瘤胃酸中毒及前胃弛缓,补充菌体蛋白与酵母多糖,增强免疫力,减少乳房、子宫、肢体炎症反应,降低奶体细胞数。

6、降低粪便含水量,减少舍内异味,改善圈舍环境,降低环保压力。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159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