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育肥猪腹泻时,我们会不会首先怀疑传染病?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病猪连续治疗2-3天就可恢复,猪群全群用药会腹泻就会停止。
然而:现代工厂化的养猪方式,越来越多的疾病时综合征,所以我们应以新的思路去应对综合征,而非单纯依靠疫苗和抗生素。
一、从排出粪便的特点来分析
1、黑色的粪便——胃溃疡、回肠炎微量元素高铁高铜等;
2、红色到褐色的带血粪便——猪痢疾、梭菌、回肠炎(出血增生性肠炎)
3、松散色浅的粪便——疾病恢复中,弱猪、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体内寄生虫;
4、慢性腹泻——慢性沙门氏菌,非典型性猪瘟,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5、黄绿色粪便——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部分伏马毒素中毒、球虫病;
6、橘黄色的腹泻——慢性猪瘟、慢性沙门氏菌;
7、水泥样的粪便——T2毒素、猪结肠螺旋体等;
8、饲料样粪便——原料质量、轻度过敏、过多纤维、突然的病毒感染发热应激等;
9、不同颜色水样腹泻(轻度奶油黄、亮黄色、深黄色、黄褐色、黄绿色)——大肠杆菌,志贺杆菌等。
二、分析生长育肥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1、水源污染,细菌含量过高;
2、原虫:小袋纤毛虫(夏季高发);
3、常见霉菌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醇,
4、回肠炎
5、猪痢疾
6、猪结肠螺旋体
7、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腹泻;
8、梭菌引起的腹泻
9、与食物中毒相似的细菌感染(杆菌,变形弧菌)
10、病毒性腹泻:猪瘟、冠状病毒等
11、饲料蛋白质原料中抗营养物质引起的腹泻或轻度过敏反应
12、PCV-2引起的全身各系统的变化和腹泻
13、与沙门氏菌相似的中后期朱文引起的腹泻
14、体内寄生虫一起的腹泻
三、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1、首先应该区分生长育肥猪腹泻的主要原因,逐步绘制猪场病原图谱,发生腹泻时,要了解那些病原是原发的,哪些是继发的。
2、根据腹泻发生的特点及粪便的不同特性,区分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感染性的要区分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
3、应意识到水和饲料的质量是第一位的,如使用处理过的符合饮用水要求的水源可以很好控制大肠杆菌和原虫引起的腹泻,饲料中豆粕的质量(生熟度)麸皮的质量(霉变)都会引起猪只腹泻。
4、猪舍的环境质量——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都会影响猪群健康
5、猪舍设施——水槽、料槽的设置,地板栏舍的处理不当会增加猪只腹泻的风险
6、通过临床诊断了解主场主要的肠道细菌性疾病病原(如沙门氏菌、猪痢疾、回肠炎结肠螺旋体等),选择不同药物一个一个控制病原
7、策略性用药:
母猪产前产后各用一周
断奶后前2-3周
10-12周龄
控制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同时用药每月使用一周
8、常用药物
泰万菌素(5%预混剂,克/吨料)
替米考星(20%预混剂,克/吨料)
泰妙菌素(80%预混剂,克/吨料)
氟苯尼考(10%预混剂,克/吨料)
强力霉素(10%预混剂,克/吨料)
粘杆菌素(10%预混剂,克/吨料)
吉他霉素(50%预混剂,克/吨料)
金霉素(15%预混剂,克/吨料)
氟尼辛葡甲胺(5%,肌肉注射,饮水)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bfbz/1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