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黄煌肿瘤常用经方新鲜出炉,绝对震撼,赶

肿瘤常用经方——黄煌医院肿瘤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内容——0726gz_sammi整理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一、炙甘草汤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1、甘草疗瘦本经:长肌肉。《外台秘要》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甘草有保肝的作用。2、人参理虚人参主治气液不足。仲景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身体疼痛、脉沉迟者;烦渴、舌面干燥者;恶寒、脉微者。3、麦冬治羸瘦“治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神农本草经》卞师曰:生脉散、炙甘草汤方中的麦门冬专主通脉,不可更易。麦冬天冬并称二冬,功用相同,每多配合应用,清润滋燥,并主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肺热劳咳等症,而麦冬养心通脉,清心降火,所以每多用于養心安神诸方。而天冬滋润益肺肾虚热之品,故肾虚遗精方中用天冬、二冬滑肠,脾弱便溏者亦非所宜。“胃络脉绝”:麦冬、石斛、花粉、知母养胃阴。饮食增则津液旺,阴分自能恢复,而山药、谷芽之类在当首选。4、炙甘草是营养方本方营养丰富。据报道,对本方煎出液中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会计师明显高于牛乳、鸡蛋、肉类、面粉和大米。大枣三十枚:“主心腹邪气,……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神农本草经》5、炙甘草汤是止血方生地黄一斤,并配阿胶。《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伤中。……生者尤良。《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一斤:如换成干地黄,大约在20-30克。6、炙甘草汤是复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心动悸:心悸、胸闷、短气等。脉结代:古代释止无定数为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均为心律不齐,间歇脉。其脉多细,或缓或数。原因:贫血、消瘦、心脏功能不全、血压过低等。推测:当年张仲景曾用本方治疗军人的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患者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炙甘草汤止血、调心律,升压,增加血容量,提供热能。故名复脉汤。“治血脉中血液空竭”——徐灵胎《兰台轨范》7、炙甘草汤“留人治病”精神不垮、胃口不倒、体重不减。——肿瘤患者生存“三不原则”

8、应用经验:8.1适用人群以羸瘦、贫血貌:舌淡红苔、舌苔少;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为外观特征。大多有早搏或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血压低。8.2癌症晚期出血、或极度消耗噖恶液质者,或肿瘤放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贫血者。以食道癌、胃癌、肺癌、血液癌、口腔癌、肾癌应用较多。案例:汤女,89,CM,55KG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吞咽困难近5月。胃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黏膜低分化癌,倾向鳞癌,饮食、大便正常,体重较春节时下降5KG,脉率三五不调,脉率58次,舌淡嫩。炙甘草20肉桂5桂枝10麦冬30生晒参10阿胶10生地黄50生姜15大枣60火麻仁10黄酒5匙入煎,水煎服,二分之一服法,10剂。年7月22日复诊:服用35剂药近半年尚可进食,体力恢复。刻下:吞咽困难、心慌,大便可,脉细弦,脉率不齐。原方加天冬15,20剂,1/3服法。另嘱多吃红烧猪蹄、蹄膀、牛筋、糯米粥。年12月随访:一切安好。8.3本方中有地黄、阿胶,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则小剂量即可。甚至可以一剂服用两三天者。采用开水将汤液稀释的方法也可行。8.4服用本方时要配合食用红烧猪蹄、红烧牛筋等。烹饪时要放酒、生姜、桂皮、糖等。文火慢炖至极烂,撇去浮油。这种猪蹄或牛筋往往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有效改善患者低蛋白的状态,患者服用后精神食欲均有提高。可以说,红烧猪蹄是餐桌上的炙甘草汤。8.5本方的煎煮要求:1)久煎。这与大量的地黄、麦冬和阿胸等有关。“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提示本方宜久煎,1.5升-3升,小火煎煮时间在1-2小时。2)加酒。本方煎煮时加的清酒,为古代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且经煎者后,仅酒精挥发后,则剩下酒内营养物质。观仲景用地黄入煎剂,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经方定例。为何用酒?促进地黄有效成份的煎出,减轻地黄对胃的刺激。柯韵伯:“地黄、麦冬得酒良”。《本草备要》:生地黄“用酒制,则不伤胃”。也有主张不用酒:“吾师生之用本汤,每不用酒,亦效”——(经方实验录)。二、薯蕷丸1、古代的强壮剂,理虚方,适用于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疾病。山药30-50生晒参1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10-20当归10川芎10白芍10熟地15阿胶10桂枝10麦冬15柴胡10防风10杏仁10桔梗10白蔹10神曲10大豆黄卷10干姜10大枣30-50。以水ML,煮取汤液ML,加水ML,再煮取汤液ML,将两次汤液混合,分3-6次2-3日内服完。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期服用。2、薯蕷丸是理虚方“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蕷丸主之。”(六)四君子汤、四物汤、炙甘草汤。重用山药、红枣、甘草——温文尔雅,安全无毒。虚劳,古病名。《内经》:“精气夺则虚”。精气,为水谷之精微。精气夺,提示虚劳病人由于不能进食,所以消瘦。本方能让人能食。《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大承气汤是李逵,薯蕷丸是温文尔雅的君子。有胃气则生。3、薯蕷丸是调和方“风气百疾”,提示与七情六淫相关的疾病,适用范围广。1)风气,泛指自然环境气候。《金匮要略》:“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气百疾,也指与六淫相关的疾病。2)风气,泛指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即七情相关病。《千金方》薯蕷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犯癫。袪风——柴胡防风利湿——豆卷神曲化痰——杏仁桔梗清热解毒——白蔹豆卷——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具有清热透表,除湿利气的功效。主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白蔹——《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4、应用经验4.1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原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现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调理方。本方能增进食欲,改善贫血,升高白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无任何副作用。如果化疗期间服用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4.2本方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见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者。高龄肿瘤患者的保守治疗。比较适用于肺癌、肠癌、胰腺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等肿瘤。4.3适用本方者多体形消瘦,皮肤干枯,贫血貌;也有虽然外貌尚可,但体重已经明显下降,皮肤松弛,脉细弱,舌淡嫩。——乔布斯4.3容易感冒,容易咳嗽吐痰者,或伴有低热;食欲不振,大便易不成形,容易浮肿或体腔积液。4.4本方需要久服方能取效。一般以3个月为一疗程。每天服用10克。餐后服。也可以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时间服用。三、柴苓汤古代的治疟方,传统的分利阴阳,和解表里方,有退热、利水、止泻、消肿的功效,具有抗炎、利尿、免疫调节等作用,适用于往来寒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推荐处方:柴胡20黄芩10姜半夏10生晒参5生甘草5白术20茯苓20猪苓20桂枝15泽泻20干姜10红枣20——以水ML,煮取汤液ML,分2-3次温服。药后避风,忌食冷物,如饮热水,让微微汗出,更佳。1、柴苓汤是袪邪方此方治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寒热往来,腹泻,小便不利者。此方流传于宋金元时期,其方在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代龚延贤《万病回春》、方广《丹溪心法附余》中均有记载。古代多用于伤寒、痢疾、疟疾以及小儿麻疹、痤疮等常用。身热口中渴,更兼泻下频,柴苓汤一剂,施治捷如神。——《医学传心录》清2、小柴胡汤抗肿瘤小柴胡汤主治的“寒热往来”,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大类疾病慢性化迁延性的疾病,肿瘤早期就是。寒热往来也包括过敏、发病有规律目前从实验的角度已经提示小柴胡汤有预防肿瘤的发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参与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对肿瘤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但临床观察还有待积累。3、小柴胡汤袪风肿瘤患者多有表证多风或皮肤痒疹或风团,或咳嗽,或怕风恶寒,或关节疼痛或游走性疼痛,或发热持续。风为百病之长,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风湿,或为风痰。4、五苓散利水肿瘤患者有里症多水湿或浮肿,或小便不畅量少,或腹泻,或腹胀不欲食,或呕吐,或腹水胸水,或肥胖,或皮肤湿疹。水毒:食物添加剂、农药、激素、饮食营养过剩等常常可以导致水毒。5、应用经验5.1本方多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性细胞性白血病、肺癌、肠癌、肝癌、卵巢癌等。特别适用于发热持续、骨转移者。5.2适用者面色黄,有浮肿貌,舌暗淡胖大,边有齿痕;常有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腹泻或大便稀溏;发热持续,怕风冷,皮肤痒或红疹,身体疼痛处;或有胸水腹水,或有轻度抑郁或焦虑。白血病案例王女47,CM,55KG,0909初诊现病史: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年,服用格列卫治疗,依然经常全身感染,皮肤与骨头之间有灼热感,但表皮又觉得冷,不过体温正常。疲劳感明显,带下量多,水样。口渴喜饮,口淡,欲吃重口味食物,每月腹泻2-3次。检查:面部轻度浮肿,有蓝斑,舌质暗舌体胖。白细胞2-3,血红蛋白左右。处方:柴胡20黄芩10姜半夏10生晒参5生甘草10白术20茯苓20猪苓20桂枝15泽泻20干姜10红枣20,15剂。1223三诊。服用三月余,不仅白细胞正常,而且“以前走路都困难,现在可打半小时羽毛球”。面部色斑也明显变淡。面有黑斑,当利水。水入即吐,水逆。5.3如腹胀,合半夏厚朴汤、四逆散;皮肤有痒疹,或多年无感冒,加荆芥防风;淋巴结肿大,加连翘;消瘦、食欲不振者,加麦门冬汤。《本经》:主“寒热、鼠瘘累疠、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张锡纯先生称连翘为“疮家圣药”。6、连翘止呕实验提示连翘能抑制犬皮下注射阿朴吗啡所引起的呕吐,故推测其镇吐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我曾用小柴胡汤加连翘30克以上治疗胃癌、肝转移出现的腹痛、呕吐,有止呕止痛的近期效果,也有延长生存期的效果。7、应用经验7.1本方适用于肿瘤伴有呕吐、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猪苓多糖对小鼠S-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瘤体抑制率为50-70%,瘤重抑制率为30%以上,比日本云芝多糖作用强25倍,而且效果稳定。对癌细胞线粒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LEWIS肺癌的转移灶发生率有抑制倾向。7.2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加薏仁。7.3肿瘤化疗后脱发者,大多伴有口渴、腹泻、脂肪肝者。7.4肿瘤化疗后腹泻。腹泻占化疗病人大约75%左右,可以合附子理中汤。7.5乳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可以配合薏苡仁、葛根汤等。7.6呕吐时,五苓散以散剂为好,每服3-5克,日2-3次。服后喝热水,微汗出为佳。饮食要清淡。四、猪苓汤古代的治淋专方,可通治泌尿道感染,适用于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典配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应用经验用于宫颈癌放疗后膀胱炎、膀胱癌的尿路刺激症状,放射性肠炎的便血。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尿血,用阿胶止血。五、桂枝加人参汤用于肿瘤手术后的发热、自汗、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虚弱等。

脉大为进50多岁男性,胰腺癌术后高热20余天,伴有大汗、腹泻。脉洪大无力。桂枝10肉桂10白芍20生甘草10生晒参15干姜10红枣30。两剂而退。六、生血汤白芍15生甘草5女贞子15墨旱莲15枸杞子15山药15阿胶10生地15麦冬20。水煎服。应用经验1、适用于肿瘤放化疗以后的全血细胞降低者。二至丸有参与免疫调节,女贞子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恢复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女贞子能使肿瘤病人的白细胞数量升高。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对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2、肿瘤患者体瘦疲乏,有出血或出向倾向、皮下紫癫、血小板减少者。3、肿瘤化疗后的脱发。二至丸是传统的養血生发方,能治疗白发脱发。4、患者多有消瘦、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脚抽筋、便秘、出血或出血倾向、月经量少、脉细、舌红等。5、如无血小板减少、贫血者,可去阿胶、生地。大便不成形,可去生地、阿胶、麦冬。七、麦门冬汤麦门冬30-70制半夏10人参10生甘草10粳米或山药30大枣20。以水0ML,煮取汤液ML,分2-4次温服。应用经验1、本方适用于肌肉萎缩,皮肤干枯而缺乏弹性,舌头颤动萎缩。进食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难解;或口干舌燥,声音嘶哑。2、适用于胃癌、食道癌出现的呕吐无法进食者。可合用小柴胡汤。3、本方清香可口,能开胃滋补,同时,也是药粥,非常适用于消化道肿瘤无法进食的患者以及食欲不振的患者。4、天冬与麦冬的功效相近。临床也可配合。动物试验也提示天门冬中的多糖类物质有抗癌作用。口服天门冬乙醇沉淀物对小鼠肉瘤S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5、鼻咽癌放疗化疗后的口干舌燥。6、晚期肺癌、口腔癌、喉癌等的消瘦、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通常合炙甘草汤。八、大黄附子汤止痛通便方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伤寒论)实测:附子小10克,大附子20-30克,特大附子70克经典方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第十篇十五条》表示疼痛剧烈应用经验1、本方用于肿瘤剧痛,腹腔肿瘤导致的腹痛便秘;肿瘤的骨转移的关节剧痛、脑转移出现头痛。本方有镇痛通便作用。可合用麻附细汤,有短期止痛效果。2、肿癌患者的阳虚便秘。大多面色暗,舌苔白厚。虽便秘而无腹痛。

黄煌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现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主持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

您关心的即使朋友喜欢的,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发挥正能量

---------------------------

欢迎







































云南白癜风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493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