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大便常规天天做,这几个重点你真的知道吗

紫外线光疗仪治皮肤病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7453.html

作者:医院冷梅

相信大家都做过便常规检测吧,可别小瞧了这简简单单的“三大常规”之一,它可是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性状、颜色、不消化物等)、化学检查(隐血)以及显微镜检查(血细胞、寄生虫、寄生虫虫卵、结晶和细菌等),如何看懂便常规的化验报告呢?可参考如下程序和办法。

一、观“色”又察“形”

大便的颜色是平时就可经常观察的,养成便后观察看看自己大便的颜色和性状,既不麻烦,有时还能帮大忙。

1、大便颜色:正常的大便呈黄色或棕黄色(大便中含有胆道排下来的胆黄素,所以才呈现这种颜色)。绿色多是因为混杂色素的缘故,无大碍。至于棕色、黑色和红色,就要注意胃肠道疾病的信号灯(如大便呈现红色但镜显下无红细胞,这是正常的,可能是吃了含有色素的食品;如果镜显下有红细胞,就是消化道可能真的出现了问题)。

白陶土样便:一般提示有胆道梗阻,如结石、肿瘤或蛔虫等引起的(大便里没有胆黄素)。

柏油样便:一般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良性疾病,也可能是恶性疾病所致。一但发现,医院就诊。

2、大便性状:通过观察大便的性(性质)与状(形状)也能了解一些疾病信息,一般“软、成形”为正常,便秘者为“硬”便,习惯性便秘为“羊粪样”。大便是否呈液状,则可用来判断肠道疾病的轻重。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黏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者发炎时,如肠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

黏液脓性血便:多见于细菌痢疾。

酱色黏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水样、蛋花样便:多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见于假膜性肠炎。

糊状便:多见于小肠疾患。

油花便:粪便中浮有“油花”,多由于脂肪类进食过多,不消化所致。

大便变细:这时要小心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1329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