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前言
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具有许多解剖生理特点,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需掌握婴幼儿用药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一呼吸道感染时,多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尤其要慎用作用较强的镇咳药(如可待因)
婴幼儿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容易引起呼吸道阻梗而出现呼吸道困难。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镇咳药发挥镇咳作用的同时,会抑制分泌物排出,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二
能口服尽量口服,减少注射给药对婴幼儿带来的不良刺激
婴幼儿最好用液体剂型,如糖浆剂、颗粒剂或临时将药片压碎用糖水冲化后再服。对液体口服制剂,在提供的量器中不要加任何其他药物或食物,以免产生相互作用或影响剂量准确性。有味的药物不可与食物放在一起喂服,以免引起拒食,造成喂药困难。
三
新生儿外用药品应注意给药剂量
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质层薄,因此有的外用药品(如碘酊、硼酸、糖皮质激素等)经皮肤吸收过多,可发生中毒反应,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并注意观察。外用药应注意避免患儿用手揉入眼中或吃入口中。
四
尽量将家中的药品放在婴幼儿够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药物,导致药物中毒
婴幼儿充满好奇心,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尤其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有些孩子在看见家长服用了某些药物后,也许会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擅自服用,这就发生了我们常说的儿童误服药。
五
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有些成人能用的药物对于儿童可能是禁用或慎用。例如磺胺类抗生素2月龄以下禁用;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新生儿禁用;氨基糖苷类婴幼儿慎用;复方地芬诺酯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阿苯达唑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
六
打针不一定比吃药好
注射给药有作用快、用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一般多用于重症、急症或呕吐症状,以及某些药物不能口服或口服后药效降低。因为它有一定的痛苦,对婴幼儿的精神刺激较大,容易发生一定的局部损伤,对药品的质量、医院消毒设施要求较高。同时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还可能出现输液反应。所以说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特别是对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和痢疾,治疗效果好。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如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感谢您的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