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因人而异,辩证治疗。现代西医,科技先进,直达病灶,疗效显著。二者在临床上互不谦让,也相辅相成。腹泻、血便、腹痛,溃疡性结肠炎是很常见的炎症性肠病,中西医在溃疡性肠炎治疗上有何不同?这二者又如何互相配合?且听小U来说道说道。
溃疡性结肠炎
简介
西医说: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
中医曰:此属“泄泻”、“痢疾”、“便血”范畴。
溃疡性结肠炎
分类
西医分类:1、初发型;2、慢性复发型;3、慢性持续型;4、急性暴发型。
中医证型:1、大肠湿热证;2、脾胃气虚证;3、脾胃阳虚证;4、肝郁脾虚证;5、阴血亏虚证;6、血瘀肠络证。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西医治疗
1、活动期的处理
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肠道继发感染,如氨苄青霉素、硝基咪唑及喹诺酮类制剂。患者卧床休息,适当输液,平衡水盐。便血量大,Hb在90g/L以下和持续出血不止考虑输血。营养不良,病情严重者应予肠外营养。
2、缓解期的处理
症状缓解后,应继续维持治疗至少1年或长期维持。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无维持治疗效果,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应尽可能过渡到用SASP维持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①绝对指征:大出血、穿孔、明确的或高度怀疑癌肿以及组织学检查异型增生或肿块损害中出现轻中度异型增生。
②相对指征:重度UC伴中毒性巨结肠,静脉用药无效者;内科治疗症状顽固、体能下降、对类固醇激素耐药或依赖者;或UC合并坏疽性脓皮病、溶血性贫血等肠外并发症者。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①大肠湿热证: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②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除湿升阳。
③脾肾阳虚证: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④肝郁脾虚证:疏肝理气,健脾和中。
⑤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益气健中。
⑥血瘀肠络证:活血化瘀,理肠通络。
2、中药灌肠治疗
一般将敛疮生肌、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类药物配合应用。敛疮生肌类:珍珠、牛黄、冰片、琥珀、儿茶等;活血化瘀类:蒲黄、丹参、三七;清热解毒类:青黛、黄连、黄柏、白头翁、败酱草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采用SASP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由于二者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停药或减量易出现反跳现象。若同时应用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再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更多精彩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诊断标准不同?
如何评定治疗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误区?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收看《北方名医》权威解读
本期专家
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主任中医师
李英琳
播出时间:
12月22日13:10
12月23日06:37
《北方名医》
-
辽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北方名医》本期权威嘉宾
——李英琳主任中医师
李英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从事肠道疾病治疗26年,擅长溃疡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