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常见病—肠炎病
肠炎病:毛皮动物初期精神沉郁,厌食,偶见发热,软便或轻微呕吐,随后发展成为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粘液,其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病毛皮动物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
毛皮动物的肠炎主要有3种:①传染性肠炎;②寄生虫性肠炎;③食物性胃肠炎。
①毛皮动物的传染性肠炎的全称叫传染性胃肠炎,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是病原,也称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性胃肠炎。细小病毒寄生在幼毛皮动物(也感染成年毛皮动物)的胃肠道黏膜层中,分裂繁殖使胃肠黏膜破损,引起以小肠黏膜出血感染的肠炎。幼毛皮动物患病后,呕吐、腹泻,呕吐物从食物到胃液,甚至有胆汁,呈顽固性呕吐;造成体液大量散失和不食;腹泻则从正常腹便变成水泻,病重时有番茄样血便从肛门喷出,非常腥臭。最后,患病幼毛皮动物以脱水、继发细菌感染和心肌炎而死亡。幼毛皮动物患细小病毒性肠炎后;
②幼毛皮动物的寄生虫性肠炎主要因大蛔虫感染为主,寄生虫性肠炎造成幼毛皮动物的粪便时干时稀。与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感染症状不同的是:蛔虫性的腹泻以粪便呈吸收不充分的性状为主,粪中血少;钩虫性的粪便中带有血丝,严重时便血,血便稀而腥臭;球虫感染性腹泻的粪便中带血,严重时呈血便。
③食物性肠炎(包括胃炎)以突然换食或食物久存不洁有关,幼兽最易发生。胃肠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一突然性的食物改变,消化酶不能迅速调整并适应这一变化,造成消化不充分,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糜带着大量水分下泄,造成渗透性腹泻,这与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有关。久存不洁(未加热)和从冰箱中直接取出(未加热)的食品是造成食物性腹泻的另一个原因,它引起细菌感染、冷刺激和消化不良。
只要怀疑是毛皮动物细小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和食物性腹泻,首先因确定病因,对症治疗。口服补盐液饮水是关键。添加金络康止血。
诸城市毛皮动物疾病研究所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