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预防保健 > > 正文 >

老爸老妈做体检哪些项目不可少,哪些项目没

Oasis父母一天天变老,儿女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因为老人身体难免出现问题,定期体检是监测健康的重要方式。所以比起送父母山珍海味,香车宝马,现在更流行的是,每年送一份“体检套餐”尽孝心。本来送礼给爸妈是好事,但很多做儿女的在网上一搜,又一头雾水了。查个动脉硬化元,做个全面检查元……每种体检套餐所包含的项目不同,价格也从元至上万元不等。选择项目少便宜的,怕漏检;选贵的,怕花了冤枉钱,还查不到点子上。究竟哪些是老年人的必检项目,哪些根本没有必要?下面小编来详细讲讲。常规体检不该被“嫌弃”常规体检套餐中,都会包括血压、五官检查、心电图、X光、B超等,不少老人认为少做一次无所谓,还能省点儿钱。殊不知,常规项目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随意漏项等于放弃对自身健康的知情权。例如,测血压能间接反映心脑健康状况;便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感染及泌尿、消化系统炎症;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情况、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10种老人绝不能省略的体检项目1量体重、测血压根据有无超重以及血压、脉搏是否正常,判断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2血、尿、便常规了解有无贫血、感染,以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炎症等疾病。3心电图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是否有心律失常等。此外,有条件的老人可以加做颈动脉B超,以便了解颈动脉、椎动脉和大脑供血情况。4腹部B超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5拍胸片可筛查有无炎症、肺气肿、肺结核等。老人最好拍数码胸片(即胸部DR片),与胸透相比,其结果更清晰、分辨率更高,且接受射线剂量更小。6查血糖和血脂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应特别注意。7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8检测骨密度50岁以上男性和45岁以上女性最好做一下。9妇科或前列腺检查对发现和预防乳腺疾病、宫颈癌、卵巢癌等非常重要;男性则可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10、防癌筛查。对肝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0防癌筛查对肝癌、消化道恶性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统一体检对老人不够用过去,老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单位组织的统一体检,但是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病史的体检者,拿着完全一致的体检项目表,真能满足每个老人个体的需求吗?专家表示,60岁即是老年的开始,拿着退休前中年人的标准套餐用于老年人的体检,是不合适的。老年人体检套餐必须有针对性,当前最基础的套餐对他们而言,检查结果缺乏指导性。老人最好从自身症状、体征出发,决定体检是否要这些“加餐”。1心脏检查平时生活中觉得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尤其有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老人,必要时可以做心脏负荷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2脑部检查由于费用问题,常规体检中一般不包括脑部。但经常头晕、头痛、眼花的老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做脑血管超声、头颅CT或脑部核磁,以排查肿瘤、轻微脑梗死等早期疾病。3早期肺癌筛查针对肺癌,单纯的胸透筛查作用并不大,会漏掉很多肺部疾病。对于长年吸烟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半年查一次肺部,体检时增加胸片正侧位,才能增加筛查的准确率。有条件的话,建议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便于发现早期肺癌。4胃肠镜检查慢性胃炎、肠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根治,都有癌变的可能。虽然胃肠镜这种有创检查不要轻易做,但45岁以上的人最好每3~5年做一次;做过消化道息肉切除或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的人,可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要在体检时加做胃肠镜检查。体检套餐医院和民营体检机构都开设体检中心,不少检查项目高端、昂贵,“上百种体检项目真是太难选了。”很多人决定“只选贵的”,“没办法,多检查点应该没坏处吧。”但专家表示,体检项目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贵越好。每一项检查都是有风险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比如中国人喜欢做CT检查,其实CT检查具有很高的辐射,只有病人的其他检查结果或既往病史有迹象,才推荐使用。建议是先做基础体检,筛查出健康问题了,医院做复查。不要一上来就做全套项目检查,包括基因、CT、核磁、PET-CT什么的,不经济也很浪费。设计体检方案,需要医生引导,也有待于体检筛查后进一步决定。除了个人病史,每个人还应关心家族病史,了解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健康状况,这些对预测未来患病风险、事半功倍地制定体检方案非常有帮助。Oasis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病因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271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