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防治与温脾固肠散
中医对肠炎的认识肠炎属中医“泻泄”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之病,常常以虚中挟实的面目出现,但仍以脾虚为主,临床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其特点。对其治疗也应该从调理脾胃入手,可用健脾和胃的理肠调胃安神汤随证加减治疗。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暴饮暴食;或劳倦过度,情绪不畅,忧思伤脾;或感受外邪等损伤脾胃,脾伤则食后腹胀,腹部疼痛,大便稀或者有黏液,肠鸣坠胀;胃伤则不思饮食。二是木不疏土: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若平时心情不畅,忧思郁虑,导致肝气不足,不能疏泄脾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中医称为“木不疏土”。肝木不疏泄脾土,则脾虚失升,清气下流,也会发生泻泄。三是火不生土:中医说的火是指肾阳,土是指脾胃。脾的运化功能除肝的疏泄外,还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火能生土”。若肾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脾土,导致脾胃的纳化功能减弱,也可发生泻泄。中医称为“火不生土”。临床上有的病人在鸡叫五更时,腹部作痛,痛即泻泄,手足不温,这便是“火不生土”所致。理肠调胃安神汤治疗的同时配合食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建议:对肠炎长期患者或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
肠炎的饮食注意
对于肠炎患者来说,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这里介绍一些对肠炎患者有效的养生粥:
1;苡仁粥:取苡仁、粳米各30~50克,白糖适量。蒋苡仁、粳米洗净,加水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糖溶即可食服。具有健脾祛湿功效。
2;莲子粥:取莲子肉、粳米各30克,炒扁豆10克,小红枣10枚,白糖适量。将上药与粳米洗净,置锅内共同煮粥,粥熟时加入白糖溶化即可食服。具有健脾、益气、止泻的功效。
3;山豆粥:取山药、茯苓、苡仁、赤小豆、泽泻、炒扁豆各克,粳米30克。将中药六味、焙干研成粗末,置锅内用小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米成黄色发出微香时,取出放凉,置干净食用塑料袋内密封。使用时取20克与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
4;参苡粥:取炒党参10~15克,小红枣5~10枚,苡仁、粳米各30克。先将党参加水煎煮两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粳米、苡仁、小红枣共同煮粥食服。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
介绍一个对肠炎、结肠炎疗效独特的中药――温脾固肠散,这是一个纯中药治疗肠炎药品。它的功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便溏腹胀,腹痛肠鸣。这个药的配方以及处方中的药理如下:
1.党参能调节肠道运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
2.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呈兴奋作用;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3.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抗病毒作用;
4.山药对脾虚证有预防治疗作用,对离体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5.甘草缓解胃肠平滑痉挛、镇痛、抗菌、抗炎、抗过敏;
6.肉豆蔻可促进胃肠蠕动、有抗菌止痛的功效;
7.薏苡仁对小肠有抑制作用,有镇静,镇痛作用;
8.莲子肉含蛋白质成分、对肠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
9.诃子肉所含鞣质有止泻作用,其水煎剂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10.罂粟壳所含的吗啡、可待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使胃肠道张力提高从而止泻。
11.车前子对各种杆菌和球菌有抑制作用。
12.木香对胃肠道有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能加快胃肠蠕动并对抗胃肠黏膜损伤
药食同源,我们注意到食疗的粥中所含的主要成分党参、薏苡仁(薏米)、山药、莲子、白扁豆、和温脾固肠散里的多样成分是一致的。
另外,温脾固肠散是中药的一个剂型散剂,散剂是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散剂的特点古代早有论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因散剂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此外,制法简便,剂量可随症增减,当不便眼用丸、片、胶囊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散剂历代应用颇多。迄今仍为常用剂型之一,其制法也有进一步发展。
本产品由同药集团大同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
更多产品请登录同药集团网站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