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㈡晚期症状:急性期的症状迁延不愈或直至放疗结束6个月至数年后始有显著症状者,均提示病变延续,终将发展引起纤维化或狭窄此期内的症状,早的可在放疗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发生,多与肠壁血管炎以及扣续病变有关
本病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有放疗史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即可明确诊断
放射性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结肠、直肠炎:常出现于照射后6~18个月国内报道发病率为2.7%~20.1%,症状用腹泻、便血、粘液便和里急后重、大便变细和进行性便秘或出现腹痛者提示肠道发生狭窄严重的病损与邻近脏器形成瘘管,如直肠阴道瘘,粪便从阴道排出;直肠膀胱妆可出现气尿;直肠小肠瘘可出现食糜混于粪便中排出,也可因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腹腔或盆腔脓肿由于肠道的狭窄和肠袢缠绕可发生肠梗阻直肠的放射性病损可分为四度:ⅰ度,可无或仅有轻微症状,肠粘膜只有轻度水肿,能迅速自愈这些改变一般认为属于放射反应性损伤ⅱ度,大便频数,有血便或粘液便、里急后重,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肠粘膜有坏死、溃疡或中度狭窄ⅲ度,直肠严重狭窄,需作结肠造口术ⅳ度,已伴有瘘客形成有学者钭放射性肠炎分为四型,即卡他型、糜烂脱屑型、浸润溃疡型、浸润溃疡伴阴道直肠瘘型放射性肠炎的并发症有结、直肠癌、直肠腺癌、深部囊性结肠炎、孤立性直肠溃疡(多属于前壁,也有发生在后者)等
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一般照射总剂量在3000rad以下者很少发病腹腔内放疗总量超过4000rad时发生症状,若达7000rad以上则发病率高达36%症状可出现在治疗早期,疗程结束后不久或治疗后数月至数年
㈠早期症状:由于神经系统对放射线的反应,早期即可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一般多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恶心、呕吐、腹泻、排出粘液或血样便累及直肠者伴有里急后重便秘少见偶有低热痉挛性腹痛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
2.小肠炎:小肠受到放射线严重损伤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血样腹泻但晚期表现以消化吸收不良为主,伴有间歇性腹痛、脂肪泻、消瘦、乏力、贫血等牛皮癣药物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