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预防保健 > > 正文 >

中西医如何治疗肠炎

中医治疗肠炎方法:

(1)肠胃湿热: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芪、黄连、银花、茯苓、荷叶、白扁豆、生甘草、车前子。方中葛根、银花解肌清热、升清止泻;黄芪、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茯苓、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扁豆、荷叶有清暑化湿之功,在夏季盛暑之时尤为有效。加减: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理气缓中;呕吐甚者,可先吞服玉枢丹以辟浊止呕;夹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之品。

(2)寒湿阻滞:

治法:疏邪化浊,散寒除湿。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芒、紫苏、茯苓、清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方中霍香、紫苏、厚朴疏邪化浊;半夏,陈皮、茯苓、大腹皮降逆和胃;白芷、紫苏解表。加减:恶寒发热者,可加荆芥、防风;头身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如有宿滞伴腹胀者,去白术,加神曲、鸡内金消食导滞。

(3)食滞胃肠:

治法:和胃降逆、消食化滞。方药:保和丸加减。焦神曲、焦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消食和胃;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连翘消食滞之郁热。加减:食滞甚而化热,大便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用积实导滞丸之类;若胃中积热呕吐者,则可加竹茹、代赭石之类。

(4)脾胃虚弱:

治法: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白术、山药、茯苓、扁豆。砂仁、薏米、炙草。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扁豆、薏米、山药淡渗利水;砂仁理气,使上下气机贯通,则吐泻自止。加减:夹有食滞者,加用鸡内金、山楂、神曲;腹痛甚而喜温喜按者,可用干姜、白芍;久泻脱肛者,可加用补中益气丸。

针灸治疗肠胃炎,较常用的取穴配方如下:1组:取天枢、大肠愈、中脘、气海(均用炙法),适于脾胃受寒者。

2组:取下脘、合谷、内庭(均用泻法),适于湿热下迫者。

3组:取漩现、足三里、胃俞、大肠俞、中脘(均用泻法),适于饮食积滞者。

4组:取脾俞、胃俞、足三里、百合(均灸)、肾俞、脾俞(均用补法),适于脾肾阳虚者。

西医治疗肠炎方法:

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多饮水,酌情短期禁食。

1.解痉止痛腹痛可用解痉剂,如口服阿托品0.3~0.6mg或普鲁苯辛15mg,或肌肉注射山莨菪碱5~10mg或安腹痛一支。

2.抗菌消炎如细菌感染,应适当选用抗生素药物如黄连素0.3g,每日三次。复方新诺明,每次1~2片,每日2次。氟派酸0.1~0.2,每日3次。若剧烈呕吐或明显失水时,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酸中毒,适当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上消化道出血时应补液,必要时输血,冰水洗胃,口服制酸剂。

想了解更多健康相关信息和知识







































?白癜风研究院
?白癜风研究院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82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