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一下,月圆团圆事事圆。在临床上,肠癌和慢性肠炎是很容易出现误诊的两种病。
为什么那么容易混淆?
肠癌是在肠壁处形成一些肿块,进而造成患者的粪便积存,时间一长就会刺激肠壁,引起患者排便的次数增加,或者导致出现腹泻等类似肠炎的症状。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肠粘膜发炎,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两个不同的疾病因为有着排便次数增加等相同的症状,常常因为患者的不在意而误诊。
而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重点来了,小本本儿记起来。
直肠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排便时出血。
二者的区别在于:结肠肠炎病人,腹痛后欲大便,排便后疼痛缓解,想大便的感觉随之解除,每次均能排除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黏液和浓血,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如腹胀不放屁。
而结肠癌病人,脓血、黏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腹部坠胀,排便后症状也不会明显减轻,排便不净,疼痛多在晚期出现。
直肠癌进一步的癌变,导致严重的贫血与消瘦,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消瘦、贫血、乏力及发热。
肠炎是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变,或者是通过消炎药改善胃肠菌群药物性的调节,病情是能阶段性环境缓解。如果是肠癌通过药物的治疗病人的症状是不会缓解的,肠癌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出现一些黑便和大便带血的情况。这是和肠炎的最大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肠炎与肠癌都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肠炎没有得到好的治疗造成恶化的时候,就可能演变为肠癌。
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慢性肠炎与大肠癌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患有慢性肠炎的患者发生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七倍,约有百分之二十发生癌变。出血性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危险性更大,患病超过十年者,约有百分之五十发展为癌。
因此,对于患有慢性肠炎的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毕竟肠炎治疗后症状能够缓解,但是肠癌的折磨那才是真折磨,因为早期的肠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当出现便血、排便次数增多了等这些症状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晚期肠癌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病人也更痛苦。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3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得了ldquo肠炎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