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的危害
“吃了吗”,这句国人打招呼时最常说的客套话,足以说明人们对吃的重视。“谁能不吃饭呢?
只是现代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吃得越来越好才带来了问题。”。随机调查发现,所有人都有过吃撑的经历,更有人表示,几乎每天都有吃太撑的时候。
人们吃多的场合,则多见于以下几个。第一是自助餐。食物选择丰富,再加上抱着要吃够本的心态,让不少人戏称为“饿得扶墙进,吃饱扶墙出”。第二是商务宴请,因为持续时间长,干坐着太没意思,只能不停吃,不知不觉就多了。
第三是朋友聚会,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大好,最后肚皮就圆滚滚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
从开始进食到大脑接到饱的信号需要20分钟,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钟就解决一顿饭,这种情况也容易吃撑。第五是压力太大,许多人饮食不规律,只有在较为放松的晚上才能好好吃顿饭,非常容易吃撑着。
健康教育专家说:“远古时代,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吃饱一顿饿三天也没问题。
而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如果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够其一天所需了。否则,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
“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洪昭光说。
2胃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
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3肠道疾病
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4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5老年痴呆
日本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6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7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8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6神经衰弱
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饱”的尺度如何拿捏
第一,把握好吃饭的时间,最好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第二,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这是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如果吃饭太快,大脑很可能还没得到最新情报人就已经吃多了。
第三,每口饭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第四,可以多吃些凉拌菜和粗粮,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麦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麦馒头也比吃白馒头的速度慢。
此外,每次少盛一点,吃饭前喝两杯水或是喝碗汤,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吃饭时有意识地帮别人转桌夹菜,都是避免吃撑的好办法。
博医产品——双岐活菌因子益生素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不健康的肠内,益生菌的数量会变少,有害菌增长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使肠壁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内杀菌作用变弱,细菌或病原菌更容易侵入,会加速肠壁的老化,产生导致癌症的物质,所以肠道环境决定人体内环境,同时对人体健康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分:菊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
双歧杆菌:在年被批准为国家新资源食品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及保健三重作用。维护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便秘、抗菌、抗肿瘤,对腐生菌有抑制作用,可以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抗衰老,延年益寿。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促进铁和各种维生素及烟酸和叶酸等的吸收
菊芋:又名洋姜,为菊科植物,洋姜提取菊糖,有助于治疗糖尿病,其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是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
嗜酸乳杆菌: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嗜酸乳杆菌不仅是胃里还是人体小肠内的主要益生菌。
低聚木糖:是一种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是目前公认的低聚糖中性能最稳定、功能性最强的益菌因子,低聚木糖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钙的吸收等功能,它直接到大肠内被双歧杆菌利用,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使益生菌在肠道大量增殖。
适用人群:低血压、糖尿病、痛风、肠息肉、胃萎缩、脾胃功能运化差、不消化胀肚、便秘、便稀、排气气味重、慢性消化道炎症(胃炎、肠炎)、
肥胖富贵病高发人群、肠道细胞环境恶化、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人群。
徐老师绿色通道-;-。开通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0:00
长春市博医堂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2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生活饭后1小时,千万别做这10件事
- 下一篇文章: 鲫鱼养殖安全越冬的三个管理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