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尤其是覆盖各部位末端的皮肤必须仔细检查。死于急性猪瘟的猪只常有皮肤出血斑,这是猪瘟特有的特征之一。无论病因是什么,都不应该被那些死于败血症病例的肢部皮肤变色所混淆。一旦在急性病死猪体上出现这样的皮肤出血斑,那么首先需要怀疑的就是猪瘟。全身可见溢血斑和伴有瘀点的出血斑。还必须检查耳朵、腹部、臀部和公猪生殖器官表面及附近的皮肤是否存在出血斑。
淋巴结
在猪斜躺一侧的下颚骨后部和耳根下部范围内开一弧形切口。检查头部淋巴结尤其是腮腺、咽后外侧和下颌淋巴结。急性猪瘟病例的淋巴结肿大且出血。然而在颈部受过多次肌肉注射时,淋巴结的变色不可做为确诊依据。
几乎所有的淋巴结都会受到病毒的侵害,但除了头颈部淋巴结之外,最常受攻击的是腹股沟和髂骨淋巴结,因此必须特别留意这些淋巴结。淋巴结色泽变化可界于深蓝、(或近乎)黑至鲜红色。由于各组织的色泽接近,因此很难将淋巴结与唾液腺及其周围器官区分开来。猪瘟流行地区,剖检的第一刀就应该是这个部位。切口部位淋巴结可见其外围有明显的出血点。一般来说,急性猪瘟引起的大体病变不会非常明显,除非检查时特别注意,否则很容易在剖检中被忽视。不是所有的淋巴结都会鲜明地呈现肿大或者有出血点。然而,头部(下颌、腮腺)、髂骨、腹股沟以及盆腔内其它淋巴结等多数会受到病毒的攻击。
扁桃体
扁桃体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撕开皮层后,沿着下颌骨中线切开。用钩子钩出舌头,并与其他相邻组织分开。之后,硬腭、软腭和会厌都能暴露出来。中沟两侧是一个椭圆形略微突起的区域,其上有许多腺窝形成凹陷。这些突起的地方即为扁桃体。正常猪的扁桃体颜色几乎与周围组织一致。但是急性猪瘟感染病猪的扁桃体常常是暗色至暗红色。有时可见出血斑。许多病例扁桃体出血和坏死的现象是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这类病变常常伴有化脓症状
肾脏
虽然急性猪瘟病死猪的很多器官表面浆膜和黏膜上有广泛性出血点,但并非所有器官都会出现这种病变。亚急性猪瘟尤其如此。通常可见点状或绒状出血,肾皮质上特别明显,故又称其为”火鸡蛋”。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病变,几乎所有急性猪瘟病例都会出现。但是,亚急性或者慢性猪瘟不一定会有肾脏病变。
脾脏
25~65%病例中脾脏梗死被认为是诊断猪瘟的特征性病变。(VanOirschot,)。往往脾脏发生梗死时其表面会微突出不同大小的暗色疱疹。这些突起常会延脾脏边缘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梗死带。与急性病例、早期病猪相比,脾脏的梗死现象更有可能发生在那些临床病程很长的病例中。有些梗死可能不是那么严重,需对着光源才可见。虽然这类梗死传统上被认为是诊断猪瘟的特征性病变,但是最近研究报道皮炎肾炎综合征也可引起脾脏梗死。猪(不考虑死因)死后经过一段时间其脾脏也会呈现出暗色的变色带。这个由腐败引起的现象可以认为是一个“正常的剖检现象”,不应误认为是脾脏的梗死。任何突出脾脏表面的变色点都要给予谨慎的判定。
脑部剖检
对于任何一个疑似猪瘟的剖检来说,脑部剖检是必不可少的。切开颈部肌肉露出寰枕关节。弯曲背部器官,将整条脊髓丛切断,这样有利于将头和身体分开。随后用骨刀一直刺入颞骨,然后沿着枕骨切向前方的颧骨,在另一边同样切一刀。然后在两颧骨之间切一刀。这样就可以移去头盖骨,取出猪脑。主要检查脑膜上的血管。感染猪瘟后,脑膜上可见明显的充、出血现象。
其他病变
肠道特别是结肠、盲肠偶尔会有“钮扣样溃疡”,出现圆形、突起的疹块,连成直径约1~2厘米的坏死区。一般常见于复合感染沙门氏菌的猪瘟病例。如果有坏死性肠炎出现的,就可能同时感染了沙门氏菌。
其他可能的病变还包括众多器官如膀胱、胆、胃肠道黏膜出现,各种出血性瘀、疹块。
亚急性猪瘟
要仔细检查病猪的淋巴结。亚急性猪瘟的脑膜血管充血现象通常比较明显。很多病理组织学检查可镜检到典型性的非化脓性脑炎病变。因此即使现场检查脑部未看到明显的充血,但仍要将病料送往实验室检查。
慢性猪瘟在剖检时基本不会检出大范围的出血性病变,且淋巴结肿大程度很小。如果要查明病因,将大量病猪实施剖检时,才可能检查到结肠的纽扣样溃疡、脾脏梗死等病变。一般来讲,临床检出此类型猪瘟的难度很大。
温馨提示: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1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酵科书第197期鹤见诊所酵素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