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预防保健 > > 正文 >

服用制酸剂并不会治好你的胃溃疡和胃炎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鸿陆健康()

临床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催乳师、科普作者。专注于慢性病调理及孕产妇、婴幼儿日常调理,如需咨询请联系作者。

生活中当我们打开电视,充斥这各类“胃肠药”。这些药主要针对胃溃疡、胃酸、胃痛、甚至是胃食道逆流,其中大部分都是“制酸剂”。

胃酸过多成了各种胃病的元凶,于是各种制酸剂不断推陈出新,由早期以含碳酸钙为主的“胃散”,然后是含铝盐的“胃乳”,再到后来效果比较持久的“H2抗组织胺剂”,到现在很多医生都会处方的氢离子帮浦阻断剂(PPI),一个比一个强,对于胃酸的阻断效果越来越彻底,于是胃部由原来pH等于1-2的强酸环境,变成4-5的弱酸环境,胃痛不见了,胃食道逆流也感觉不到了,你觉得你的胃病好了,但是药一停又开始痛了,你觉得制酸剂治好你的胃病了吗?

“胃酸”真的是胃病原罪吗?

胃酸主要是由pH值等于1的强酸-盐酸所组成,这么强的酸可以杀死95%以上我们吃进去的细菌,尤其是致病菌。那么,那么强的酸会不会腐蚀胃壁?

胃酸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概多是负面印象,其实我们人体的胃壁会分泌厚厚的黏膜组织,有效的将胃酸与胃壁肌肉细胞完全隔绝,健康的人不会因为胃酸分泌多寡而影响胃黏膜的完整性,然而当黏膜产生破损,或是变薄时,就会增加胃酸与胃壁细胞直接接触的机会,有胃溃疡的人,胃酸与伤口直接接触,让人难以忍受,这也是为什么制酸剂可以缓解疼痛的原因。

那么怎么样会使胃黏膜变薄呢?

长期服用非固醇类的止痛药是最常见的原因,另外,抽烟饮酒以及长期的紧张压力,造成自主神经失调,因而抑制胃肠道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胃黏膜细胞无法正常运作,以致于无法形成完整厚度的黏膜组织,因此增加了胃炎以及胃溃疡的发生率。

除了以上造成胃黏膜不健全的因素外,幽门杆菌感染是造成超过一半以上胃炎以及胃溃疡的原因,另外,慢性幽门杆菌感染,会大幅提高胃癌及胰脏癌的患病率,因此,经常性胃痛,一定要检查是否有幽门杆菌感染。幽门杆菌感染只需要1-2周的灭菌疗程,治愈率超过九成,如果不灭菌而自行服用制酸剂,企图息事宁人,只会让状况更加严重恶化。

胃痛服用制酸剂,只是在粉饰太平治标不治本

当我们服用制酸剂把胃酸给中和掉后,接近中性的胃酸不再刺激溃疡伤口,胃食道逆流时,因为胃酸不再那么酸,因此不会被察觉,然而你的溃疡、发炎、造成胃食道逆流的贲门括约肌闭合不全等问题,都不会因为胃酸的酸度降低而消失,因此服用制酸剂,其实只是在粉饰太平,完全无法解决胃的问题,还可能衍生更多严重的后遗症。

就如前面提到的,胃酸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吃进去的细菌没有被胃酸消灭完全,跑到了小肠,造成小肠细菌过度滋生,产生胀气以及其他严重的肠道问题;胃酸也是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胃酸的酸度下降后,蛋白质没办法被完全分解,因而提高过敏的发生率;胃酸还可以促进各种人体必须矿物质,例如铁、钙、镁等的吸收,胃酸不足,会让这些矿物质的吸收严重受阻,于是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肌肉酸痛等问题一一来报到。

现代人最常用的PPI制酸剂,也会提高维生素B12缺乏的问题,B12的吸收需要一种名为内生因子(IF)的存在下才能进行,分泌胃酸的壁细胞(parietalcell)也会同时分泌内生性因子(IF),PPI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的同时,也会大幅降低内生因子的浓度。

临床研究发现,使用PPI的患者,会提高65%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B12缺乏会引发严重的神经病变以及恶性贫血。其实,服用制酸剂并不会治好你的胃病。

胃炎胃溃疡的治疗重点原则-

首先从治本开始,如果真非要吃止痛药不可,要记住,乙酰胺酚类药具有相当的肝毒性,不宜长期服用。接下来就是检查是否有幽门杆菌感染的问题,如果是呈现阳性反应,那就只有灭菌才能根治胃溃疡,在灭菌后的复原阶段,或是针对不是因为幽门杆菌所引起的胃溃疡,补充富含丰富黏多糖的天然食物或植物萃取物,可以促进胃黏膜的重建,临床证明可以增加肠胃道黏膜的厚度,有效的缓解胃痛及修护肠胃道溃疡问题。

鸿陆健康()

临床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催乳师、科普作者。专注于慢性病调理及孕产妇、婴幼儿日常调理,如需咨询请联系作者。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101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