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变大,冷暖多变,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
1、感冒
秋天由于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2、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就是防止腹部受凉,加强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劳逸结合。
3、哮喘发作
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有哮喘病史的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受凉。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
4、心脑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因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yfbj/1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