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是因盆腔及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结直肠放射性损伤。临床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肠炎多发生在放疗后数周,症状短暂且有自限性,一般能自行缓解。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于放疗结束后2-24个月,甚至数十年后才出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后果严重,病残率和病死率高,部分需要外科治疗。
放射性肠炎Tada分期:Ⅰa期:肠粘膜散发性红斑和血管扩张;Ⅰb期:肠粘膜弥漫性红斑和糜烂、质脆;Ⅱ:溃疡累及单侧结肠壁;Ⅲ:环形溃疡伴狭窄;Ⅳ:环形溃疡伴狭窄和肠瘘形成。
放射性肠炎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包括吸收不良、肠梗阻、肠瘘、肠穿孔,可以导致恶病质甚至死亡。
内科治疗:1.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对于不能耐受者采用肠外营养补充,建议添加谷氨酰胺。2.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控制腹泻和消化道出血。3.水杨酸制剂。4.生长激素:促进细胞增殖和修复,但同时有促进肿瘤生长危险,慎用。
外科治疗:1/3病人需要外科治疗。手术指征依次是:肠梗阻、肠瘘、肠穿孔、肠出血。手术方式包括:1.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后症状少,但吻合口瘘发生率高。回盲部放射性肠炎建议切除后采取回肠-横结肠吻合,因为横结肠放射剂量较少,可减少术后肠瘘风险。2.短路手术:操作简单,但没有去除病变肠管,存在再出血、穿孔、盲袢综合征等风险。一般不建议采用,只在全身状况差和腹腔广泛粘连者应用。3.狭窄成型术。4.粘连松解术。手术前应纠正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和治疗感染,仔细分析病人的临床情况和照射损伤范围后才能施行手术。慢性放射性肠炎手术后伤口愈合通常延迟,常需要长期营养支持。放射性肠炎是进行性的,即使初次手术已取得明显疗效,放射性损伤的肠道亦可再次出现症状。
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zl/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