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治疗 > > 正文 >

推荐霸道的婴儿止泻良方,让医院的抗生素见

小邦从去年开始,就以崔玉涛等名医的文章,反复劝诫小伙伴们,照料宝宝不易,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不要动不动就挂盐水。。。最近天冷感冒发烧的问题很多,也有妈妈问腹泻问题,正好重庆妈妈

tulip分享了自己的妙方↓↓↓↓

我儿子是过敏体质,在9--11个月的断母乳期经常拉肚子,拉肚子主要是消化问题,也有一次拉水样便,喷射,可能是小手不干净又经常吃手。

去医院,医生通常第一步是查便,第二步是思密达,第三步是双歧杆菌四联合菌片,中医院会次次开个贴肚脐的(这贴没用,而且我娃儿贴了还过敏),第四步抗生素输液啥的了

……

我儿子第一回儿思密达加腹泻奶粉,基本算止住,但其实是慢慢央好的;

第二回儿思密达根本没作用,吃双歧杆菌四联合菌片,立竿见影,好了。

第三回儿,吃啥都没用了,拉了5天都不见好转,我头都大了。。。

最后,我到处查,说干石榴皮熬水喝有奇效,医院块都看不好的拉肚子,吃这个就好了。

抱着试试的心理,我到药房去买了干石榴皮,熬水,一天三次给娃儿喝。结果,当天拉的次数就少了,第二天很明显就没拉了,第三天大便就正常了。

第四次拉肚子,完全是水样,过喷,完全没得征兆,不晓得怎么办呢。我直接熬石榴皮水给他喝,第二天就好了。

中医说,这个干石榴皮是具有收敛、抑菌作用。我每次不敢给娃儿吃久了,看到只要不拉就停药,免得娃儿反而变便秘了。

我觉得很奇怪,这么好的拉肚子良方,医院都不开给拉肚子的人,难道因为这个干石榴皮只要几毛钱?

以后凡是娃儿因各种原因拉肚子,我就给娃儿上石榴皮水,吃饭的时候辅以益生菌。次次都很快好了!

对了,煮到水变颜色了,起码也是浅棕色,我家娃儿一天喝三次,多少看娃儿的接受度。拉的严重就吃10毫升,不严重就5毫升以下。

把这个好办法推荐给广大妈妈,让娃娃远离抗生素,早日恢复健康!

以下是百度来的:

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

石榴皮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效,但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不能过早服用,石榴皮治暴泻不止及痢赤白:酸石榴皮,烧存住,不以多少,干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袖珍方》引《经验方》)

石榴皮的食用方法:

石榴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石榴皮用药禁忌: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本草从新》

备注:“服之太早”指的是“痢疾未尽”的情况。

我的理解是:痢疾的话,要等把体内的污物拉出来,再服用。免得肚子痛,又拉不出。

给大家百度了“小儿痢疾”:

小儿痢疾有哪些症状?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人群有普遍易感性,儿童感染的机会较成人多,故发病率也较高。临床常见发热,腹痛,腹泻,便中有黏液或脓血,典型患者有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同时还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轻者可表现为低热或中等发热、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见高热、精神委靡、烦躁,进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口唇与甲床紫绀、持续惊厥、神志昏迷等危象。

若急性痢疾未能及时治疗或病程迁延达2个月以上者,即转为慢性痢疾,其症状表现为常感腹胀,食欲不振,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或长期腹泻,大便有黏液,少数可有脓血,如遇寒冷、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等不良因素,可引起急性发作。

得了痢疾的宝宝要如何护理?

让宝贝卧床休息。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

在急性期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注意保持臀部卫生。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精心护理臀部,每次便后都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

避免宝贝排便时间过久,由于频繁腹泻,所有入厕时间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脱肛,因此要尽量避免排便时间过久。

好隔离防护。菌痢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把患儿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做到餐具单独使用,并每天进行15分钟煮沸消毒,其他及生活用品如衣物,被褥,台子,椅子,便器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也要勤消毒,家长准备一套专门护理患儿穿的衣服。

如何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之后的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比如粘液便。婴幼儿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可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

以及脓血粘液便。婴幼儿的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这说明可能孩子患有细菌性痢疾。此时,患病儿的排便次数多而量并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还伴有高热和惊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

如何防治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常见为福氏及宋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全年可有散发,夏秋较多。主要通过污染病菌的食物、饮水、生活用品和手经口感染。菌痢又可分为普通型菌痢、中毒型菌痢和慢性型菌痢,因类型不同,症状也各有特点。

普通型菌痢。起病急,突然畏寒,一般有高热,病初可有一定惊厥,也可低热。食欲减退,继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肠鸣活跃。初为稀便,而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多而量少,大便每日数次至10数次。轻者或乳儿大便可以似一般腹泻。

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昏迷,重度毒血症状,少有腹痛、腹泻或无消化道症状。多见于3~7岁宝宝,中毒症状可先于肠道症状数小时,也有在较轻腹泻数日后突然变化者。一般高热在40℃以下,可有意识障碍与惊厥,面灰肢冷,血压正常或稍低;重者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或浅昏迷,惊厥频发,可伴血压下降、紫绀、皮肤花纹等严重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征象。

慢性型菌痢。急性期延误诊治,营养不良,肠寄生虫病及全身情况较差等情况,使病程超过2个月,即称慢性菌痢。

另外,小邦以前发过秋季腹泻的文章,

推荐过大家帮宝宝止腹泻的另外很多偏方,用焦米汤挺好的,大人拉肚子腹泻用这个都管用的。。。

具体做法输入数字查看

相关精华文章:

秋季腹泻,各种止泻妙方(千万别依赖止泻药)

宝宝腹泻全攻略!宝宝医院,先看看这个

宝宝腹泻推拿方法(附图)

欢迎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zl/410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