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羊腹泻的有效方法
点击上方“开心羊场” 一、腹泻类型及原因 1、非感染因素性腹泻: (1)、物理性腹泻 主要是低温及饲料含水量高,肠内容物过度稀释造成,例如羔羊圈舍地面温度低,饮冷水、造成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又如春季放牧时,羊只采食了含水量的青嫩牧草,引起腹泻。 只要控制住发病因素,一般腹泻可自行停止,如控制不及时也可转化为其它腹泻。 (2)、消化性腹泻 是指羊只采食也较多的精料、奶类等饲料,消化道无法对所采食的饲料完全消化吸收,刺激肠道蠕动并吸收水份,排出稀便。例如,羔羊人工喂奶粉过量,浓度过高引塌的拉稀,成年羊采食精料过多排出“胎样粪便”或拉稀。 另外,还有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白痢(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白痢)等类型。 (3)、中毒性腹泻 羊只采食了含有毒素的饲料,如采食了山葱、达紫香、发霉变质的饲料、巴豆等,由于毒素刺激了胃肠道蠕动,并造成肠道脱水,引起羊只腹泻。羊腹泻是自我保护的生理反应,具有排除毒素的作用,减少毒素被机体吸收。 (4)、药物性腹泻 给羊口服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如硫酸镁、大黄等药品,从羊只产生腹泻。 2、寄生虫性腹泻 羊消化道内有大量寄生虫寄生,如线虫、绦虫、球虫等,肠道内的寄生虫除了对肠粘膜造成破坏外,还会产生毒素,使羊只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并造成肠道感染,加速肠道蠕动,从而引起腹泻。 3、病源微生物性腹泻 是羊发生比例较高危害性较大的腹泻类型,大肠秆菌、痢疾秆菌、沙门氏秆菌、魏氏棱菌、螺旋体感染等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空肠弯曲菌、胞内劳氏菌等,都可引起羊只的腹泻,并有可能发生较高的死亡率。
二、腹泻的几种鉴别诊断方 (一)、根据年龄、腹泻程度、粪便酸碱度、有无血液、是否呕吐来判断腹泻的原因判断 1、根据年龄来判断 1~2日龄的腹泻:大多为应激性因素如阴冷、潮湿及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 7日龄后的腹泻: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腹泻引起; 各种年龄羊的腹泻,无明显时间,一般不太严重的腹泻: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及消化不良引起; 一窝中少数羔羊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羊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 一窝中少数羔羊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羊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2、根据腹泻程度来判断 如果是暴发性的、迅速传播的腹泻:病毒性腹泻,如小反刍疫; 如果是隐性发生,缓慢散播,随时间而加重: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 先便秘后腹泻:兰舌病,小反刍疫。 3、根据粪便的酸碱度和性状来判断 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多为酸性; 其它腹泻的粪便多为碱性; 水样呈喷射状腹泻大多由病毒引起; 粘状或糊状,带有泡沫状的粪便大多由细菌引起; 糊状、黄灰色、恶臭、混有血液的粪便大多为球虫性腹泻; (二)、根据体温变化、粪便气味等判断类型 1、物理性腹泻体温不升高粪便无恶臭无或轻微症状无特异性病菌或虫卵 2、消化性腹泻体温不升高 粪便含有奶块或可看到未消化的饲料(粪内有完整的谷粒或纤维很粗),则表示消化不良,若粪便内有大量粘液,粪有特殊臭味,则表示肠道已发生肠炎; 症状无或轻微无特异性病菌或虫卵 3、中毒性腹泻体温升高 程度轻或发病慢可见腹泻,排泻物有时可脱落的肠粘膜碎片。一般有呕吐现象,可检查出有毒植物碎片。无特异性 4、寄生虫性腹泻体温升高排泻物异味较大,可检查到有成虫、虫卵或节片。羊只较瘦、驱虫间隔时间长。可镜检出虫卵或虫体 5、药物性腹泻体温不升高无恶臭气味有服药史无异常 6、病源微生物性腹泻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明显,食欲差,精神不振,死亡率高,肠粘膜脱落,粪便中有肠粘膜上皮,气味恶臭,排泻物呈胨状,有的含有血液(黑褐色为胃及小肠出血,红褐色为中部肠道出血,鲜红色为后部肠道出血),具有传染性。有其它症状,如不同水不同环境源表现轻重程度不同,发病年龄存在差异,眼结膜脱水严重,眼窝下陷,结膜无血色。 病源微生物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或病毒、病菌或虫卵。
三、防治方法 羊腹泻疾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它各种疾病的外在反应,因此在防治上要首先找出发病原因,进而消除发病因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救治。 治疗原则:查明原因、清理胃肠(半饥饿疗法)、增强抵抗力、抗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 1、物理性腹泻 多由温度和饮用水引发,多发生于羔羊,所以应采用各种保温措施,如产羔合地面多铺一些干燥垫草,尽量不饮冷水,注意羊舍保温,如不出现脱水和转化为其它疾病一般不须用药治疗。 2、消化性腹泻 控制羊的饲料采食量,主要控制精料、豆科牧草的喂量,饲料变更要逐渐进行,要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使羊只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人工哺乳的羔羊,喂奶粉要定时,定温,定浓度,定每天饲喂次数,定每次饲喂量,防止其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对腹泻较重的羊只可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或0.9%的生理盐水及碳酸氢钠,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口服炭片或多酶片或乳酸菌片或益生菌或整肠生。 3、寄生虫性腹泻 根据检出的寄生虫卵种类采用药物驱虫。一般情况下,可先口服丙硫苯咪唑或左旋咪唑,隔7~10天后再皮下注射多维菌素,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口服驱虫药在早晨羊只空腹时进行。羔羊球虫病治疗:磺胺二甲基嘧啶、呋喃西林、氨丙啉、金霉素、莫能霉素、地克珠利、盐霉素。 4、中毒性腹泻 在羊只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允许有一定时间的腹泻,有利毒素排出,但是要控制不要使羊只脱水。同时,可以投服一定的解毒药品。如达子香和山葱中毒,可以口服绿豆面,每只羊每次灌服50~克,配合肌肉注射阿托品,缓解中毒症状。对中毒羊只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注射液,VC注射液40~60ml,青霉素万单位,链霉素万单位,地塞米松2~4ml,复方甘草单铵注射液20~80ml(~ml0.9%氯化钠稀释)静脉注射,如羊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可肌肉注射强心剂适量。 5、药物性腹泻药:消除引进腹泻的药物因素即可。 6、病源微生物腹泻 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羊腹泻: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同时可根据腹泻程度进行适当补液、强心、补充电解质等技术措施。 病毒性腹泻(剧烈腹泻)的一般治疗措施: 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5%葡萄糖50-ml+生理盐水50-ml+5%碳酸氢钠10-20ml+肌苷2ml+干扰素,或5%葡萄糖0.9%生理盐水各ml+5%碳酸氢钠10-20ml+地米10-20mg+抗病毒类药 饮水: 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口服补液盐配方(病毒性腹泻特别需要):食盐2.5g、碳酸氢钠3.5g、氯化钾1.5g、20g葡萄糖,加水至0ml。 7、在治疗羊腹泻时的一些错误做法 7.1、口服抗菌素 口服抗菌素的危害在于抗菌素杀灭了羊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进一步造成羊只消化不良,从而继发性的引起羊的消化障碍性疾病。 7.2、多酶片、益生菌等开水化稀 高温会使酶类制剂及益生菌的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从而起不到帮助羊只消化饲料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用30~40℃的温水化稀,最好是研末混入饲料使用。 7.3、只注射止泻抗菌药而不补液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用户往往单纯用止泻性抗菌素治腹泻,而忽视补液的重要性,其结果是羊只不腹泻了,但因脱水也同样引进死亡。 7.4、腹泻停,用药停 有的人发现羊只不腹泻了,就停止了用药治疗,不但造成治疗不彻底,病羊反复发病,一次比一次重,治愈率也会相应降低,同时反而增加了用药成本。 7.5、只治疗腹泻,不治疗原发病有相当一部分腹泻是复合性疾病,即腹泻仅仅是继发表现,原发病还隐在其后。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转发给好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您的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zl/12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5个原因最易引发咽喉炎
- 下一篇文章: 小知识肥胖长痘水肿都是你不吃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