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描述 > > 正文 >

技术组织滴虫致貉肠炎的诊断和防治

貉的组织滴虫病是由五鞭毛滴虫引起的以幼貉粘液性出血性腹泻,成年貉慢性腹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原虫病。貉感染组织滴虫后排粘稠的、恶臭的脓性血便,病貉迅速消瘦和脱水,眼球塌陷,被毛逆立无光,后肢瘫软或驻立困难,肛门周围粘有多量的粘稠粪便。

病程3一5d,最后因高度衰竭和自体中毒死亡。年首先在河北省唐山地区大流行,至今仍继续流行且态势不减,年辽宁锦州地区也出现十分严重的流行。在山东、吉林和黑龙江各地送检的严重腹泻病貉中也分别确诊为组织滴虫感染。

基于养殖者目前对该病不认识,因而临床治疗使用药物不对症,一般均按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治疗,结果死亡率达80%以上,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先后有12例来自河北唐山、北京顺义、河北廊坊等地区,其中8例来自商品貉场,4例来自种貉场,发病率高低不等,从10%一50%。以顽固的慢性腹泻为典型特征,稀便中常带有粘液和血液,食欲不振、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精神沉郁昏睡,病程长达2一3个月。幼貉消耗性死亡,成年貉消瘦,体型远低于标准,皮毛价值降低或丧失;种貉长期腹泻、消瘦、不孕或不发情。畜主按细菌性肠炎投喂各种抗菌素无效,驱虫药投服无效。

2、诊断

2.1刹检变化可视粘膜苍白,眼窝深陷,皮下脂肪消失;盲肠有出血点和高梁米粒大溃疡性坏死,坏死灶散在分布于盲肠粘膜表面,盲肠内充满脓血样粪便;结肠出血,内容物呈粘稠的黄色或黑色;直肠粘膜弥漫性出血,粘膜增厚。

2.2类便检查

2.2.1直接检查取新鲜不成形粪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直接镜检。刚取出的新鲜粪便,滴虫活动性极强,常作突进式活动,可见组织滴虫呈活泼的钟摆式运动,运动的虫体可伸缩,表现形态多变,一会呈圆形,一会又呈倒置的梨形。用复红染色,尚可见到近于圆形的有鞭毛的滋养体(成虫)和无鞭毛的滋养体;复红染色10x40倍当粪便放置约ro而n以上时,虫体活动能力逐渐减弱,虫体由向前运动逐渐变为原地旋转运动,其形态和鞭毛数量清晰可见。虫体呈两头稍尖的球形,有三根稍短的前鞭毛,另一根稍长的鞭毛沿着腹侧向后折返呈游离状态,胞核位于虫体前端。当虫体沿身体纵轴旋转运动时呈两头稍尖的球形;当虫体直立时则呈正球形,并见少量白细胞。

2.2.2细小病毒检查取新鲜粪便,经稀释缓冲液稀释后,用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检测,结果为阴性。

2.2.3冠状病毒检查取新鲜粪便,经稀释缓冲液稀释后,用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检测,结果为阴性。

2.3细菌学检查无菌采取肝、脾、肺接种马丁琼脂,进行增菌培养,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3、预防措施

针对畜主描述的养殖环境及发病情况,提出了如下预防措施的建议:(l)降低饲养密度;(2)保持良好的通风、灭蝇、饮食具每日清洗消毒及环境定期消毒(3)保持饲料和饮水卫生;(4)定期对貉的粪便进行化验,及时诊断检测,发现病情及时用药。畜主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反复发作的病例。4、讨论

4.1在就诊的病例中成年貉出现了不孕或不发情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组织滴虫病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所致,尤其是养殖种貉的畜主就诊时通常都会突出描述生产功能受到的影响,而误导治疗。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细小病毒、大肠杆菌、魏氏梭菌、霉菌性肠炎等其它肠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2通过对几位畜主的询问发现,貉发生组织滴虫病的主要原因有:饲养密集、兽舍通风不良、粪便蓄积过多、卫生条件较差。此前的资料显示粪便、饲料、饮水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在接诊的病例中发现,饲养场内养鸡的或饲喂貉生鸡蛋的养殖场发病率明显高,貉最初感染可能与其有直接关系,说明通过鸡将组织滴虫间接或直接传播给貉可能是该病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4.3貉作为特种养殖动物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断发展扩大,其皮毛和貉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貉的滴虫病对养貉场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加大,由于养殖者缺乏对滴虫病的了解,常不能及时诊断和对症治疗,结果给自身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逐步让养殖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才能减少其发生和流行,进而保证养貉业的健康发展。









































白癜风医学基金会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ms/906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