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描述 > > 正文 >

三伏天健康养生知识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为什么冬天发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疗呢?

  这种难以用现代医学来诠释的传统治疗,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有着通俗的比喻:“晒被子”。在冬天晒被子,潮气和霉气总晒不掉,但是夏天被子就很容易晒得蓬松。我们的身体就如同棉被,在四季中阳气最旺的夏季,进行温阳祛寒的治疗,能明显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可以降低疾病在冬季复发的几率。

  冬病夏治的治疗范围较广,以冬季最为容易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常见的具体疾病有: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肩周炎、凤凰四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常规的治疗方式是三伏天时的药物穴位贴服,即三伏贴。它价格便宜,效果不俗。

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是在特定时间内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的方法,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而深受患者青睐。由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时期,故也称为“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用于哪些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中医辩证属阳虚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2)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结肠炎、慢性腹泄、胃脘痛等;(3)妇产科疾病:痛经、慢性虚寒炎盆腔炎、宫寒不孕、产后受风导致的怕冷、关节痛等;(4)儿科疾病:小儿肺炎、气管炎、久咳、厌食、遗尿、体虚易感冒等。(5)其它虚寒类病症:关节痛、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不适宜贴敷三伏贴的情况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

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或慢慢消失;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四大误区:能包治百病、人人都能贴、贴越久越好、赶早不赶晚

三伏天具体时间

日期天数

初伏年7月17日-7月26日10天

中伏年7月27日-8月15日20天

末伏年8月16日-8月25日10天

三伏天的养生要诀: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温水澡,消暑胜过冲凉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庄乾竹表示,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高,却比体温低,非常适合消暑散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凉,选择用较热的水洗,其实这样也不对。温度过高可能会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发生因缺氧导致的晕厥。因此,洗澡的水温要以温水为最佳。

风扇,降温要比空调好

  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杨力告诉记者,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代替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还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度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三伏天推荐食谱:

  1、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红糖。

  做法:将三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

  营养价值:早在古代,《纲目拾遗》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

  2、苦瓜炒蛋

  材料:苦瓜一根、鸡蛋一颗。

  做法:将苦瓜洗净,切片状,鸡蛋打入碗中,搅拌成蛋花;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质变变软时,再加入蛋花;再翻炒两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营养价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清热祛暑、缓解疲劳之效,帮助人们健康度过夏季。

  3、山药排骨

  材料:山药克、排骨克,葱花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营养价值: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此时最应该食用补血益气、滋阴养脾的食物。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4、红糖姜水

  材料:红糖克,姜20克。

  做法: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营养价值: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将生发阳气,祛湿排毒,化痰止咳。三伏天喝红糖姜水符合阴阳相合,科学养生的原则。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游泳、钓鱼、打太极拳。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专家推荐了游泳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户外运动,不但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早一晚到户外运动,即清晨和傍晚,这时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毫升到毫升的水。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棉质衣裤,排汗能力强

  研究发现,夏季穿衣是否凉爽与衣服的吸汗能力相关。棉质衣服不仅舒适、柔软,吸汗能力也强。所以,伏天穿棉质衣服可以加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水,迅速带走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杨力提醒,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宽松的衣服也能让汗液迅速离开体表。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可以选择颜色较浅的衣服,如白、浅黄、淡粉、浅蓝等颜色。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如何防暑降温?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A

BOUTJOSICA

关于君丝佳

君丝佳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养发护发品牌。君丝佳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使其不断实现养护用品领域的跨越,在总部的君丝佳实验室,其行业专家结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发质特点,针对我们各种不同的发质问题,一一打造相对应的养护、洗护产品,为我们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提供品质保障,让我们在收获美丽的同时打造健康秀发。

君丝佳头疗养发馆长按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ms/515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