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腹痛常为全腹痛,可呈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压痛点较弥散,重者可有腹膜刺激征大便腥臭,呈糊状,暗红色或鲜红色,无黏液、脓液及里急后重感发热多波动在38℃~40℃之间
[诊断]
(3)气阴两伤,邪热未净:热退神疲,间有低热,气短乏力,腹痛隐隐,大便溏软,舌苔花剥少津,脉濡细
(1)湿热塑盛:阵发性剧烈腹痛,大便暗红或鲜红色糊状样,味腥恶臭,伴呕吐,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本病需与中毒性菌痢、过敏性紫癜、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阿米巴肠病以及肠息肉病等鉴别
(5)肾上腺皮质素:毒血症明显者可短期应用儿童用氢化可的松每天4-8mg/kg或地塞米松1--2.5mg/日,成人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mg/日或地塞米
(7)抗毒血清:welchii杆菌抗毒血清42000-85000单位静脉滴注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做胃肠减压腹痛减轻后可酌情进流质饮食
方药: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白芍io克、炙甘草6克、石斛10克、天花粉10克、银柴胡10克、连翘10克、马齿苋12克、葛根lo克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凉血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松5—lomg/日,静脉滴人用药期间密切观察,防止肠出血或穿孔
(6)对症疗法:严重腹痛者可予杜冷丁;高热、烦躁者给予吸氧、解热药、
1.西医药治疗
(3)抗休克: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血压不升者可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受体阻滞剂、口—受体兴奋剂或山莨菪碱等均可酌情选用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止痉
[预防与调养]
(4)抗生素: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和头孢菌素等,一般选两种联合应用
中成药:犀黄丸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每日补液量约80—lo0ml/kg,成人2000-3000ml/d,其中5%一10%葡萄糖液约占2/3-3/4,生理盐水约占1/3—1/4,补充能量合剂,必要的电解质和氨基酸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夹膜芽胞杆菌感染有关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肠炎本病属于中医的“腹痛、泄褐、便血、脏毒、小肠痈、温病、蓄血”等范畴
方药:犀牛角2克,赤芍1j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黄芩、栀子、玄参、花蓉石、茜草根、地榆炭各10克
2.中医药治疗
本病应由医生确定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治法:益气生津,兼清余热
镇静药或物理降温
(2)热毒炽盛:腹痛剧烈,便血鲜红,气味腥臭,恶心呕吐,口渴引饮,壮热头痛,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抽搐,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12克、栀子,0克、木香10克、地榆12克、紫珠草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头翁15克、赤芍10克
1.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有腹痛、腹泻、便血、发热等临床表现
[治疗]
[临床表现]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败变质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及时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2.大梗检查有大量红细胞,x线检查见局限性肠胀气、有液平面等
北京青少年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ms/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