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分类 > > 正文 >

数九寒天,来汤养元三九灸

  冬季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之时,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天艾灸疗法敷贴穴位,能温阳逆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因此每年冬天三九天时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其效果相得益彰。

三九

取特定穴位,

敷秘制药材,

以祛除疾病的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三九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以达到祛除和预防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三九贴与三伏贴有什么不同?

三九贴与三伏贴的组方原理相同,均选用具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道地药材,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因为一个是最冷天,一个是最热天,所以药物的成分比重会有所不同。

贴过三伏贴,是否继续贴三九贴?

冬季天气寒冷,因此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作用。

三九贴适合哪些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胃痛、厌食、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同时,本疗法能够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

百病从寒生

  因虚寒所致的痛经、带下量多、习惯性流产、不孕等妇科病外,最容易得的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冻疮等,这些冬病最需要在三九天里调养,为什么,因为你体内的阳气不足。

阴极而生阳

  中医认为“阴极而生阳”,三九期间人体的阳气(即正气、体质)处于最弱的时候,最易患病,尤其易患呼吸道疾病。

  三九贴依据中医“天人相应、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内病外治”等理论,在“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取穴如用药

  取穴如用药,是否精准,也需要望闻问切,配伍上也讲究君臣佐使。

  比如肺俞穴,是治咳喘要穴,有调肺理气、定喘退热之功,能顺畅肺气,清利化痰,定喘止咳。膏肓俞穴,是治疗诸虚百损之要穴;比如大椎穴,有益气壮阳之功;天突穴吸热生气,诸穴相配可化痰平喘,益气扶正,标本兼治。

  敷贴用的是精方,药材也选用精制饮片,像白芥子,可通寒凝,温肺化痰,白芥子辛温走窜,能豁痰利气散结,佐生姜宣通肺气;像细辛,有温化肺肾寒饮;元胡活血行气;甘遂逐饮祛痰,诸药透过穴位,通过经络而直达病所。

冬病最适用

  “冬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俗话说的“没有火气”。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易生冻疮,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三九贴,就是扶阳气、驱寒气。

  具体来说,一是呼吸系统方面,包括慢性气管炎、哮喘、咽喉炎、反复感冒、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二是消化系统方面,胃溃疡、胃炎、肠炎,还有怕冷的寒体,就是吃热的舒服但是吃冷的就不舒服了。

  第三类就是骨关节软组织,比方风湿性关节炎、类腰痛、颈椎病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第四类就是妇科疾病,像痛经来了疼痛难忍用这个效果不错,另外就是产后由于调养不得法,或者受凉了腰冷或月经不正常,都不错。

  第五类体质较差的小儿,怕吃药也怕打针,三九贴的优势也很明显,就像上面所说,三九贴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亚健康人群自然也非常适合了。

三伏+三九

  贴过三伏贴,更要贴三九贴,它会对夏天三伏贴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作用。如果错过三伏贴,三九贴仍然能继续贴,一般冬病夏治疗程为三年,贴完三九贴,来年的三伏贴继续就可以了。贴敷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三九敷贴时间

一九:年12月21日—年12月30日

二九:年12月30日—年1月7日

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

专家简介:

朱钦锋中医师。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和整脊等治疗手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膝关节炎等疾病。以及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针灸减肥、穴位埋线。

门诊时间:周一、二、三、四、六全天

医生咨询电话-









































补骨脂注射液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827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