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分类 > > 正文 >

水灾后池塘小龙虾饲养管理措施

池塘小龙虾养殖管理措施(一)池塘要求和放苗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池塘进行合理改造,在进排水口设置密网或栅栏防逃网,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每亩投放65公斤左右,规格为60-80尾/公斤的虾苗。(二)正确投饵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注意规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必须按规格分池放养。投饵时应注意饵料的种类、适口性、投喂量、投喂方法和投喂时间等。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养殖生产中通常投喂一些谷类、草类植物性饵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小龙虾比较贪食,投喂量不足不仅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必须确保小龙虾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饲料,且饵料新鲜。投饵过量或投喂方法不当则会造成饵料浪费和败坏水质。一般按存塘虾的体重来计算投饵量,旺季投喂量为虾体重的7—8%,其余季节为虾体重的1—3%。要结合具体情况,如天气、水质、水生动植物多少等,灵活调整投喂量。小龙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常夜间活动摄食。所以,一般9:00左右投喂占总饵量20%—30%,17:00左右投喂70%—80%。(三)加强水质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龙虾的产量和质量。在污水中养殖的龙虾,虾壳将出现乌黑色,很难卖到好价钱。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PH值为7.5—8.5,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3—5克,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虾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一旦池水老化应及时更换,促进小龙虾及时蜕壳生长。在水温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幼虾即可达到20克左右。(四)增加隐蔽物小龙虾有较强的占地习性,昼伏夜出,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因此要在水中广泛种植水生植物或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凤眼莲、眼子菜及水浮莲等水草,既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物,增加其生存空间,减少互相残杀,还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降低人工饲料的消耗,节省养殖成本。利用小龙虾喜欢穴居的习性,可在水位线下坡地上建立洞口直径6-10厘米,深15-30厘米的人工洞穴,可有效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也可保安全越冬。(五)疾病防治1、烂腮病。症状: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严重时鳃丝发黑、霉烂、引起病虾死亡。预防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溶氧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污染。治疗时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1.5克全池泼洒。2、黑鳃病。病因:水质污染严重,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或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症状:鳃由红色变成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全变黑,鳃萎缩;患病幼虾趋光性弱,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患病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行动缓慢呆滞,不进洞穴,最后呼吸困难而死。预防方法:(1)消毒运虾苗的容器。放苗前,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2)更换池水,及时清除过剩饵料,以免污染水体。(3)每次每亩用生石灰5—6公斤,定期消毒水体。治疗方法:(1)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虾2—3次,每次3—5分钟。(2)用亚甲基蓝10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3、烂尾病,注意饵料要投足投匀。用生石灰5—6千克/亩,或强氯精泼洒治疗。4、烂壳病。症状:初期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较大或较多的空洞,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预防方面,应注意苗种下塘前消毒,投饵充足和定期消毒。治疗方法:(1)每千克饵料用3克磺胺间甲氧嘧啶拌饵,每天2次,连用3天后停药3天,再喂3天。(2)每立方米水体用1-1.5克漂白粉全池泼洒。5、螯虾瘟疫病。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的斑点,在附肢和眼柄的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原侵入小龙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速损害运动神经。病虾呆滞,活动性大为减弱或活动不正常,极易造成病虾大量死亡。预防方面,应注意平时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治疗方法:(1)用0.1克/立方米泼洒。(2)用10克∕立方米亚甲基蓝泼洒。(3)每公斤饵料拌1克土霉素投喂,连喂3天。6、出血病。症状:病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预防方法:平时注意消毒,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治疗方法:(1)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每亩每米水体用25—30千克生石灰化水泼洒。(2)每亩每米水体用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8小时后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饵料添加氟苯尼考0.8克(本品含原料粉10%),连喂三天。7、水霉病。预防方法:割去过旺水草,增加光照;杜绝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的死鱼不能作为吓饵料。治疗方法:用特效水霉净稀释后ml2亩全池均匀泼洒。8、褐(黑)斑病,水质变坏引起。症状:病虾体表、附肢、触角、尾扇等处出现黑褐色点状或斑块状溃疡,病重时病灶增大、腐烂,严重感染时菌体可穿透甲壳,进入软组织,使病灶部分粘连,阻碍蜕壳生长,虾体力大减,或卧于池边,病虾陆续死亡。治疗方法:聚维酮碘原液0毫升用50亩全池均匀泼洒,隔2天再重复用药1次。9、肠炎病。症状:病虾游动缓慢,体质较弱,肠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胃肠空,有液体或脓状物。治疗方法:(1)泼洒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1次。(2)内服药饵,每千克饵料添加肠炎灵5克、大蒜素5克连喂3天。10、水肿病。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预防方面,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治疗用土霉素拌饵,每千克虾用药1-2克,连喂7天。11、红腮病。症状:虾体附肢变成红色或深红色,身体两侧变成白色,腹部浊白。病虾腮部由黄色变成粉红色至红色,末期虾体变红,鳃丝变厚,加大。防治方法:(1)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漂白粉泼洒。(2)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3)每2.5千克饵料拌3克土霉素制成药饵,连喂3天。12、纤毛虫病。症状:纤毛虫附着在虾体表、附肢和腮上,大量附着时可使变黑、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虾蜕壳,引起死亡。治疗方法:(1)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克/立方米泼洒。(2)用1.2克/立方米的络合铜泼洒1次。13、软壳病。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或灰暗,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防治方法:(1)定期泼生石灰。(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天。(3)每隔半个月全池泼洒消水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 (4)饵料添加3%—5%的脱壳素,连喂5—7天。14、蜕壳不遂。原因是水体中缺乏某种元素。症状:病虾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预防每15—20天用10克/立方米生石灰泼洒或每月用过磷酸钙1—2克∕立方米泼洒。治疗时饵料中拌入1%—2%蜕壳素或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饵料中钙质。

(文章来源:中渔海洋——科学养殖张晓勇)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567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