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不好好吃饭(厌食),找到厌食的原因针对性治疗很重要。“胃以喜为补”,可以先从孩子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平时也要强调起居、饮食的习惯,少吃零食、寒凉、冷冻的食物。多吃蔬菜不要乱服补品。保持孩子好的精神状态,消除孩子情绪不宁的各种精神因素。一些传统的中医饮食对孩子厌食也能起到明显的疗效。
什么是厌食呢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状。临床以孩子有2周以上食欲不好,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想吃、平时的饭量有所减少,但精神尚可诊断为是厌食。小孩的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厌食但是以1~6岁的孩子多发,厌食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在夏季可使症状加重,时间长了会使免疫力下降。
哪些原因会引起厌食
小儿厌食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下降,引发营养不良,时间久了会出现消瘦、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等问题。具体来讲,引起孩子厌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身体原因#
先天不足:新生儿元气不足,五脏皆虚,脾胃尤甚,出生之后即食欲不好,不思乳食;
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会引起消化道的一些不良反应,恶心、溃疡等,例如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氨茶碱等;
元素锌的缺乏:研究表明锌的缺乏与厌食关系密切;
其他疾病的影响: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脾胃功能导致厌食。
#家长原因#
喂养不当:家庭经济改善,滋补食品过度,乱吃零食、嗜食寒凉,从而超过了孩子的脾胃运化功能,损伤脾胃导致孩子不爱吃东西不爱吃主食甚至厌食。另外,饮食不规律不定量也有可能引起孩子厌食;
错误教育的影响:进餐时对孩子发脾气,强迫或威胁孩子进食,引起孩子心理上抵制吃饭
家长“言传身教“:妈妈怀孕时的饮食习惯,以及孩子出生以后家长的不良饮食习惯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影响。
#情绪影响#
小儿受到强烈惊吓或严厉的责骂,离开亲人,遭受家庭暴力或父母离异等,往往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厌食;或者当离开熟悉的环境时候,:新进入托儿所或搬入新居,孩子对于孩子周围环境不是很适应。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厌食
诊断的要点是:多数有喂养不当史;长期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排除外感、内伤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厌食。
厌食分症:
脾胃不和:仅见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不明显者;
脾胃气虚:伴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者;
胃阴不足:伴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者。
如何治疗小儿厌食
从中医角度讲厌食的治疗原则就是调理脾胃:运脾、健脾、养胃,同时注意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习惯。
辩证食疗法(1)脾失健运(脾胃不和)
麦芽15g,白术15g,生姜一片,净瘦肉g,加水约~0ml,浸泡约15分钟,大火煮开后,改文火煲半小时,分两次喝,隔天1次。
症状:食欲不振,食少而无味,形体略瘦,面色欠华,精神良好,苔薄白或薄白腻。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2)脾胃气虚
淮山20g、独脚金10g、白术15g、党参10g、陈皮3g,净瘦肉g,煲汤,每周2次。
症状:食欲不振,少食,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烂,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舌淡,苔薄。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3)脾胃阴虚
淮山20g、沙参15g、麦冬10g、陈皮3g,净瘦肉g,煲汤,每周2次。
症状:不欲进食,口舌干燥,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中医传统疗法(1)小儿推拿:
逆运八卦:逆时针按摩2岁以下按次,两岁以上按次,时间在2-3分钟;
清补脾土:家长以左手将孩子左手拇、食指固定,螺纹向上,右手拇指旋推为补,由指尖向指跟方向为清。两岁以下按2分钟,两岁以上按3分钟;
按揉足三里:医者以双手分别按住患儿双侧足三里,2~3分钟;
捏脊:通过对督脉及膀胱经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刺四缝:刺四缝,具有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的作用。对孩子的厌食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会有一点痛。本方法不推荐家长自己操作,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
(2)穴位服帖:
用丁香15g,肉桂、鸡内金、小茴香、木香各10g,白术、五倍子各20g,研末。每次用5~10g,生姜汁调糊状,外敷外敷神阙穴(就是在肚脐上),纱布固定。但是如果孩子的肚脐还没有脱落是不主张用的。
建立好的生活习惯(1)孩子要良好的定时定量进餐。
(2)多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去户外跑跑跳跳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身体也可以和孩子养成良好亲子关系,促进脾胃消化。
(3)吃饭时要建立一个轻松快乐的进餐氛围,有一个稳定、安静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情绪,兴奋的大脑皮层可以用刺进中枢提高食欲。
?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云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