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肠炎分类 > > 正文 >

小寒养生进入丑月,天寒地冻

北京扁平疣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8744638.html

今日,进入丑月,天寒地冻。

  寒即寒冷,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而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之后就仅剩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小寒来了,春节也就不远了。

  小寒的食材

  适宜吃什么

  1、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如麻雀、鹌鹑、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鸽子、鳝鱼、虾、芝麻、栗子、牛奶等。

  2、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桃、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人参、黄芪、杜仲、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

  禁忌吃什么

  1、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白菊花、西洋参、沙参、决明子、鳖甲、龟板等,以免伤脾胃阳气。

  2、切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3、忌各种寒凉食物,如菱角、蚬肉、螃蟹、螺蛳、田螺、绿豆、绿豆芽、柿子、香蕉等。

  喝腊八粥养生

  我国有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风俗,这个时间恰逢小寒时节。传统的腊八粥以谷类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各种豆类及干果熬制而成。对于腊八粥,现代营养专家建议,各种谷物豆类等原料都有不同的食疗作用,因此选料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原料。

  腊八粥常用的谷类主料有大米、糯米和薏米。其中大米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以及益精等作用。糯米可以辅助治疗脾胃虚弱、虚寒泻痢、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而薏米则能够防治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及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腊八粥中的豆类通常有黄豆、红豆等。其中黄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而红豆则可以辅助治疗脾虚腹泻、水肿等病症。

  腊八粥中有一类重要的原料—干果,其中比较常用的有花生、核桃等。花生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功效。而核桃则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更为可贵的是核桃仁中还有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成分维生素E。

  虚不受补有对策

  脾胃虚弱是“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进补所用的补品多营养丰富,滋腻厚重,而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后往往无法很好地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因消化不良致使身体更加虚弱。另外脾有湿邪也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一个原因。各种滋补品对脾有湿邪的人不仅没有任何补虚的功效,反而容易引起腹胀便溏、嗳气呕吐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湿蕴化火,口干、衄血、皮疹等副作用。

  针对“虚不受补”的现象,中医学在总结了几千年的进补经验后,得出“冬令进补,先引补”的对策,包括食疗引补以及中药底补。食疗引补,就是用芡实、红枣、花生加红糖炖服,或服用生姜羊肉红枣汤,先调节脾胃。而中药底补则适用于脾有邪湿的人,在进补前至少一个月就开始服用健脾理气化湿浊、开胃助消化的中药,先恢复脾胃功能,等到冬令时节再进补。

  小寒最应该吃的食物:金针菇

  养生功效:金针菇不仅具有补肝益肠胃的作用,还可以补益气血,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小寒养生进补蔬菜。

  挑食标准:鲜金针菇最好选择菌柄均匀整齐、15厘米左右长、新鲜无褐根、基部粘连较少而且菌伞没打开的。

  食而有道:食用金针菇一定要将其烹饪至熟透,避免先金针菇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

  适可而止:20——30克/次。

  小寒的食谱

  (1)金菇海鲜酱汤

  金针菇克,虾仁、鱿鱼各克,绿豆芽、菠菜、豆腐泡各克。

  盐、白砂糖、胡椒粉、醋、黄酱、葱花、姜末、植物油各适量。

  

  ①鱿鱼洗净,切丝,加醋腌制5分钟;虾仁、金针菇、绿豆芽分别洗净;菠菜洗净,掰开;豆腐泡洗净,切小块。

  ②炒锅放植物油烧热,下葱花、姜末爆香,倒入适量水,放入黄酱,烧开放入金针菇、豆腐泡、菠菜、绿豆芽煮5分钟,再放入虾仁、鱿鱼,加盐、白砂糖、胡椒粉、醋调味,煮熟即可。

  (2)虾仁炒百合

  虾仁克,百合、西芹各克,胡萝卜半根。

  干淀粉、蛋清、胡椒粉、盐、白酒、鸡精、葱花、植物油各适量。

  

  ①虾仁去虾线;百合撕小瓣;西芹去叶,切段,焯后沥水;胡萝卜去皮,切丝。

  ②大碗中放虾仁、干淀粉、蛋清、胡椒粉、盐、白酒、鸡精拌匀,腌制2分钟。

  ③炒锅放植物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放入西芹、胡萝卜、百合翻炒,加入虾仁炒至变色,撒盐、鸡精,翻炒片刻即可。

  羊肾红参粥: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克,调料少许。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胡桃仁饼: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山药羊肉汤:羊肉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山药洗净,将羊肉、山药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山药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适用于纳呆、腹胀、便溏、畏寒肢冷等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人群。

  太子参炖鹌鹑:鹌鹑肉克、瘦猪肉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材料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适用于乏力、口干、心烦、失眠等证属气阴两虚的人群。

  人群养生

  1.男士:

  小心寒风吹出“口噼”

  冬天,如果面部长时间直接被冷风吹,就非常容易引发面瘫。所以在最冷的小寒时节,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面部的防寒防风工作。

  面瘫,俗称“歪嘴巴”、“吊线风”等,是面部神经麻癖的通称,在中医里属“口噼”。面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各类人群都有发病可能性,而且在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对于面瘫的病因,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做出了解释。前者认为,过度劳作使人体正气虚弱,感受风寒之邪,侵袭面部,引发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导致口噼。后者也研究证实面瘫与气温降低导致面部肌肉麻痹有关。

  在寒冷的冬季要想预防面瘫,防风保暖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户外尽量不要迎风前行,在车里最好关着车窗,洗完澡不要受风,避免进食冰冷的食物或饮料。另外尤其要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病毒也有可能会引发面瘫。面瘫的发生一般会有前兆,多数人会感觉脸部一侧的肌肉发沉,眼皮沉,而且有些人提前三四天就能感觉到而耳后的痛感。如发现这些症状,医院就医。

  2.女士:

  三九寒天,出门、睡前别洗头

  不少人习惯在睡前洗头洗澡,为的是洗去白天沾染的尘埃,也消除一天的疲劳。殊不知,在经过一天的劳累后,晚上是人体最疲劳、抵抗力最差的时候。晚上洗完头发如果不擦干,湿气就会在头皮滞留,长期这样就会是气滞血淤,经络阻闭,郁积成患。尤其是小寒时节气温低,寒湿交加,使睡前洗头更有损身体健康。

  因此,严寒冬季最好不要再出门前、睡觉前洗头。如果实在需要洗,那洗后应马上擦干或是用电吹风吹干头发,这样既能保证清洁卫生,又可以防止湿气在头上滞留导致受寒。

  既然临睡前洗头对健康不利,那早晨出门前洗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天气寒冷,万一头发没有彻底擦干,出门后被寒风吹到,就非常容易感冒。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不只是感冒了,还可能使关节出现疼痛等不适,严重者还会出现肌肉麻痹的现象。

  3.老人:

  “冬练三九”先热身

  三九寒冬,主要的天气特点是气温低。受低温的影响,这个时期人体各器官会发生保护性收缩,而肌肤、肌腱以及韧带的弹力和延展力也会降低,同时关节灵活性也变得较差。此时我们的身体愈发僵硬、不易舒展,还有干渴烦躁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直接进行锻炼,非常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意外。所以老年人冬天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先热身,使身体的各部分进入兴奋状态,以保证“冬练三九”能达到最好效果。

  热身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进行5——10分钟的动态有氧活动,活动强度不宜加高,一般为最大运动的20%——40%,锻炼者感觉心律稍有增强即可,适当的活动有慢跑、快走等。这一步可使略微发热,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接下来就需要把肌肉和关节伸展一下。通常我们的大肌肉群、关节、下背部以及锻炼时涉及到的肌肉和关节都需要伸展,以便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压腿、压肩和下腰等简单动作来伸展肌肉,并充分活动各个关节。伸展运动要使肌肉有轻微的拉伸展,而且每个动作维持15——30秒才会有效果。

  热身时间只需10——15分钟就可以。不过锻炼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如年龄较大锻炼或者锻炼环境温度低、锻炼强度较大时,热身的时间应该稍加延长,同时要注意的是准备活动应避免蹦跳和过于激烈的动作。

  4.孕妇:

  口罩戴不好,反而易生病

  很多“准妈妈们”到了冬天,尤其是小寒前后开始戴口罩。这本身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不过许多人却因为戴口罩的方式不正确,反而容易生病。那么戴口罩到底有哪些讲究呢?

  第一,口罩的厚度一般选择12层得正规口罩即可,口罩太厚会使人觉得憋闷、呼吸不畅。有可能诱发其他基本,

  第二,口罩大小。应以罩住口、鼻和眼眶下面大部分皮肤,而且口罩边缘和脸部贴合度比较好者为佳。如果口罩大小不适合,空气中的各种灰尘、病菌、污物等会从边缘缝隙中进入,弱化其过滤效果。

  第三,佩戴的时间。口罩不宜长时间佩戴,否则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抵抗力都会降低,摘下口罩后稍微受凉就容易感冒。但如果在寒冷、多风沙或空气污垢等恶劣的环境中活动,应该戴上口罩,只是需要控制好佩戴时间。

  第四,口罩的清洁。口罩会直接和我们的口腔、鼻腔以及面部皮肤接触,因此口罩本身必须保持清洁。口罩应该每天换洗,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消毒液消毒,或采用蒸汽高温法杀灭细菌。口罩洗干净后要进行阳光暴晒消毒。最后切忌:口罩的正反两面不能调换。

  5.特殊人群:

  外寒客肺需细辨

  “寒”有内外之别。若人体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而发生病变则外“外寒”。其中伤害到肌肤表层称为“伤寒”,伤到腑脏器官称为“中寒”。小寒时节如果有胸闷气喘、痰稀色白、畏寒肢冷的症状,多数是寒邪客肺证。

  具体说:寒邪客肺证基本表现为五个症状:一是咳嗽气喘,这是由于寒邪内客于肺,阳气被郁,肺气上逆;二是痰稀色白,这是由于肺失宣肃,津液停滞,寒为阴邪;三是形寒肢冷,这是由于卫阳被郁,肌肤失温;四是舌淡苔白,这是由于寒性凝滞,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血不上充于舌;五是脉象迟缓,这是由于寒邪阻滞脉道。

  当判断病症时,人们很容易把寒邪客肺证和寒饮内阻证混为一谈。前者主要由外感寒邪、肺气失宣所致,表现为咳嗽痰稀、恶寒发热等症状。而后者则是由饮邪碍肺、肺气失宣所致,所以表现为咳嗽气急、痰白如沫、涎而量多等症状,并没有外感表征。最好找医生进行诊断,以便对症治疗。当确认为寒邪客肺证后,可施以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温肺散寒的药方。

  小常识

  “三九”寒天,抵抗“心理严寒”

  天气寒冷的时候人的情绪也容易低落,而处于“三九”的小寒,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此时,我们不但要为身体驱寒保暖,更要对心理健康倍加呵护,使心情保持舒畅,欢愉。下面几种方法大家不妨做个参考。

  第一,选择橙色、红色等一些暖色调的衣服,因为在冬天,尤其是阴天刮风的时候,这些明快亮丽的色彩会给你自己以及你身边的人带来好的心情。

  第二,懒惰会让人心情越来越糟糕,当中午或下午有温暖的阳光和清新干爽的空气时,不妨多到户外去散散步,你会感到精神焕发,思路清晰。

  第三,昏暗的光线会加重心情的沉闷,而当房间里明亮温馨的时候,人的内心也会变得安宁踏实,所以晚上回到家中,不妨多开几盏灯,把温暖带给全家人。

  第四,在天寒地冻的冬季里,户外少了很多绿色,不过我们可以把花草搬进家中,苍翠的绿色不仅能给房间增添生机,还会让你对春天充满期待。

  第五,雪是冬天给我们的礼物。瑞雪之后,我们可以放纵自己的童心,陪孩子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这样不仅能充分活动身体,更能让你倍感快乐和轻松。

  第六,临睡前在枕边放一条毛茸茸的围巾,这样半夜醒来,如果暖气不够热的话,伸手触摸到它的柔软,心里便会觉得非常温馨、踏实。

  第七,火锅是中国特有的美食,当房间外面寒风刺骨时,邀来亲朋好友在房间内围坐一桌,热火朝天地享受美味的火锅,想来就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第八,如果家里有宠物,不妨在寒冷的冬天多给它们一些关爱,它们毛茸茸的身体可以带给你温暖,而且当看到它们那乖巧的模样时,你的心里肯定也会倍感温馨。

  第九,冬天可以适当减轻一些工作强度,天气寒冷时要多给自己些宠爱,稍事放松,轻松些压力。

  第十,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们可以早点着手置备年货、打扫房间,不仅可以避免节前几天忙手忙脚,还能早早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1260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