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解读宝宝乳糖不耐受及相关应对措施
这个问题,曾经作为销售人员的我也是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够给顾客解释得清楚的。但至于顾客有没有听懂,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要把一个书本中的硬知识科学的普及到生活中去,是很多销售人员非常致命的薄弱环节。他们更多的喜欢告诉你这个东西是高大上,至于原理,却并不关心。
亲眼目睹了很多妈妈困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者直接曲解、无视了孩子的生理表现,孩子已经好几岁了,家长仍浑然不知,亦或错诊。今天浏览相关知识的时候,找医院的专家们做的,相对准确简单的总结,于是很想分享给大家。准妈妈们可以捎带学习一下,有这方面困扰的妈妈,把自己的思路理一理,用最科学的途径去解决目前的问题。近期,我会把牛奶蛋白过敏也整理出来,到时候,再总结一下,乳糖不耐受及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供大家辨别,应对。
--------------------------------------------------------------------------豆豆妈妈
下医院编撰什么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发生的?乳糖是乳汁和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来源,进入体内后,经小肠乳糖酶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半乳糖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当乳糖酶缺乏时,会产生两种情况:一:只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二:由于乳糖吸收障碍,引起以腹胀、腹泻、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由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它的发生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造成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的原因很多,除肠道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外,小肠的营养、内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乳糖酶的活性减低。
乳糖不耐受的表现是什么?宝宝发生乳糖不耐受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吃奶后出现肠鸣、腹胀、腹泻、排气、精神不安等症状。这是因为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分解,未消化的乳糖到达末端回肠和结肠,结肠中细菌将乳糖发酵,产生乳酸、二氧化碳和水,乳酸能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致使大便次数增多,同时结肠内容物渗透压高,妨碍结肠对水的吸收引起水样便,引起含气性和渗透性腹泻。所以当宝宝吃过奶后出现以上表现时,需警惕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怎么检测乳糖不耐受?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在肠道经乳糖酶消化成半乳糖,半乳糖吸收入血后,部分经尿液排出,尿半乳糖浓度与乳糖酶活性成正比,所有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尿中半乳糖含量,来判定乳糖酶的活性,判断宝宝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正常婴幼儿,进食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后,尿液中可检测到较多半乳糖,检验结果报告为阴性,即乳糖耐受;乳糖不耐受时,进食含乳糖的乳汁后,因为乳糖酶缺乏,不能被消化分解成半乳糖吸收入血,宝宝尿中半乳糖就较少,检验结果报告为阳性,即乳糖不耐受。尿半乳糖检测有什么注意事项?如果怀疑宝宝发生了乳糖不耐受,去检测尿半乳糖,需注意以下几点:宝宝留尿液检测之前1~2小时,需食用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来便检测尿液,切忌不要空腹或食用去乳糖母乳或配方奶后留尿液,因为饮食中无乳糖,自然尿液中也无半乳糖,无法正确判断宝宝是否真的存在乳糖不耐受。同时一些本身已经不食用乳制品的大孩子或成人,消化不良时,就不需要考虑乳糖不耐受,因为他们的饮食中乳糖的摄入非常低。可以检测粪便中的半乳糖吗?可能会有家长觉得给宝宝留尿不方便,那可不可以通过粪便来判断乳糖不耐受呢?粪便乳糖耐受试验就是通过检测粪便中乳糖含量,来判定宝宝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正常婴幼儿,进食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后,乳糖在肠道分解成半乳糖吸收入血,因此由肠道排入粪便的乳糖较少,粪便中检测到的乳糖较少,检测结果报告阴性,即乳糖耐受;乳糖不耐受时,由于肠道缺乏乳糖酶,大量乳糖无法分解成半乳糖吸收入血,而直接自肠道排入粪便,粪便中检测到较多乳糖,检测结果报告阳性,即乳糖不耐受;但这一结果受饮食影响大,即如果一次摄入的乳汁过多,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也会出现粪便中的乳糖含量增高,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宝宝真的就不能消化吸收乳糖,所以粪便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方法现在尽量不建议使用。发生乳糖不耐受时怎么治疗?可以继续喂母乳吗?传统治疗腹泻多主张禁食,然而近年研究指出大部分腹泻患儿经补充足够水分后,小肠仍有吸收各种营养的能力,因此应尽早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均衡食品;相反长期禁食乳类而给予营养不足的饮食会使绒毛修复延缓,导致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发生乳糖不耐受时较好的治疗方案是采取去乳糖饮食,人工喂养婴幼儿可换用去乳糖配方奶继续进食,有的宝宝会出现大便量略增,但这不会加重病情。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通过添加帮助消化的乳糖酶,继续母乳喂养。添加乳糖酶的方法:母乳喂养前5分钟,先温水冲调一包乳糖酶口服,随后饮母乳;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若不愿换用去乳糖配方奶,亦可在冲调普通配方奶的同时混合加入一包乳糖酶,以促进乳糖的消化吸收。一般暂时性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的活性在2~4周内基本恢复,妈妈们可在大便性状明显好转稳定后,逐步转奶,或停用乳糖酶。参考文献:1.周颖,马坚,张健.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34卷14期-页2.王晓卫,钟天鹰,戈建军,施丽燕.腹泻婴幼儿尿液半乳糖检测探讨.西南国防医药年19卷11期-页3.岳玉林,戈建军.腹泻婴幼儿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年10卷02期-页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年47卷08期-页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中华儿科杂志年54卷07期-页
豆妈推荐:
回复,快捷阅读豆妈原创《拯救牙齿》,从宝宝第一颗乳牙开始护理,让宝宝从小养成一个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牙齿疾病的困扰。
回复,快捷扩展阅读《浅谈婴儿湿疹护理》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1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全面酵素常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