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傻相信这些儿童谣言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期盼。任何可能对孩子产生不利因素的事件,都会敏感的触碰家长们的神经。而正是这样的心理,更容易被一些商家和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利用:孩子常喝饮料会得白血病吗?儿童磨牙意味着肚里有虫需要驱虫?……家长信了多少邪,儿童就受多少罪——最坑孩子的12条谣言,一起来看看吧。
一、儿童类谣言TOP12
1、孩子常喝饮料会得白血病
真相
目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但甜味素导致儿童白血病的说法没有科学性,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不会直接影响骨髓。
2、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
真相
该消息来源于福建省福鼎市,还曾有另外一个版本—“布洛芬混悬液致儿童死亡”。网上已对“尼美舒利颗粒”致死情况进行过辟谣。而在网络搜索该消息内容,发现“王晓燕主任”不单出现在福州和宁德等地,还出现在淄博、济南、佛山、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然而该院儿科并没有名为“王晓燕”的人。此外,布洛芬其实是儿科首选的退热药之一,是治疗孩子发热的一款常用药。医院也都有使用,因此其合理使用安全性不言而喻。
3、儿童牛奶饮品内含有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
真相
医学界至今并没有研究可以表明这些饮品跟白血病有直接的关联,并且提到的这些饮品本身并不含有肉毒杆菌,肉毒杆菌一般是在保存、搬运过程中被污染而产生的,而且肉毒杆菌吃下去最常见的是引起急性肠胃炎,并不会引起白血病。儿童白血病是综合因素导致,比如生长环境、长期接近辐射物质、食用致癌食物、遗传等。
4、不要给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不仅没用还有风险
真相
目前的研究已表明:流感疫苗确实可以减少流感病例的发生。某儿科权威网站指出,所有人都应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同时建议,对于所有6月龄以上的儿童都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中也提到,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确保疫苗与流感病毒流行株之间的最佳匹配。对6个月以下的孩子,也应该让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们接种疫苗来减少传染风险。
5、儿童夜里磨牙就是肚子有蛔虫,要驱虫
真相
磨牙的现象在口腔医学里称为磨牙症,指的是睡眠时会习惯性地磨牙,甚至在白天也有无意识磨牙的习惯。然而导致磨牙的原因在医学界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生活压力过大,有的认为与过敏、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但是,经过专家对国内外一些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夜里磨牙不一定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而且用磨牙来推测儿童是否感染寄生虫,甚至指导驱虫药的使用是很不可取的。
6、儿童腹泻不应吃东西,而是要多喝水补水
真相
某儿科权威网站指出,如果孩子没有发生呕吐的情况,应该继续让孩子保持正常饮食,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也可以照常进行,家长可以比平时喂的稍微少一些,或者给予较易消化的食物。因为在腹泻时,人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都会增加,而孩子与成年人相比又更容易出现脱水,所以适当补液是非常必要的,但补液并不等于“多喝水”。
7、伪装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是专门针对儿童的。
真相
经过媒体记者联系公安机关得知:目前并未发现这样的新型毒品,此消息纯属谣言。实际情况是:警方查获了许多跳跳糖和橙汁包装的毒品,但这些是吸毒嫌犯自己将毒品K粉放在了包装袋里面,并未在市面上流行,更和儿童、孩子无关。
8、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真相
乙烯利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以来都被当作是良好的催熟剂使用,它虽能催熟香蕉,但并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乙烯利只有在大剂量摄入时是有害的,而我国现行规定,包括香蕉在内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乙烯利残留量不能超过2mg/kg,在此标准内是无害的。
二、儿童养生指南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宝宝们自然也需要经常接受阳光的呵护,不要让孩子长时间闷在室内。带孩子外出舒展筋骨,不仅可以能让他们心情放松,更有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增加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
1、孩子养生以养气为重
孩子的养生和大人一样,“养气”为重。《类经》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人从胚胎时开始,“气”就有了萌芽。胎儿要靠母体进行内呼吸,以吸收营养而发育,这需要依赖先天母体的祖气(即精气)。胎儿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之时,落生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哭”———“哇”的一声用以震荡肺气行使呼吸;第二个信号就是“吃”(吮乳),开始了胃的受纳以充后天营养,使“气”得到延续。
“气”须靠后天五谷的不断充实。因此,婴儿在4个月以后宜喂吃米糊等五谷淀粉类的食物,且慢慢加量,以米和玉米为首选,即我们常说的“粗养粗大”。7个月前也不必过多进食鱼和猪、鸡肉类,因为其蛋白不好消化;同时所产生的氨基酸多肽链,将作为一种过敏源长期存在于体内,使孩子以后会对食物有更多的过敏。7个月后进食肉类,也是鱼肉为最佳,因为它消化好、营养好,且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2、孩子睡觉要“暖脚凉头”
让孩子睡好的秘诀是“暖脚凉头”。现在的父母都爱把孩子的上身严严密密盖好被子或穿厚衣,尤其是天冷时,这其实是个误区。
中医认为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关节的关键。
临床中,常常看到有些发高烧的孩子却手足冰冷,这些患儿要将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才渐渐温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的现象,尽管孩子手足冰冷,但内脏和体温是处于发热状态的。这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旦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认为是受寒怕凉,马上用棉衣棉被紧紧包裹起来,结果更使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弄巧成拙。
辨别孩子真寒还是假寒真热的简便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其体温,如没有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其腋下,或面对面地感受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哺乳期的婴儿还可以凭其吃奶时母亲乳头的温热感,来粗略判断。假如小儿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或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找出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3、三分饥寒七分饱
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结果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至于进食量为多少,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最好。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孩子成长不容易,养生更是要从小抓起,健康一刻都不能怠慢。
查看历史记录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cyfl/10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病源于经络堵,酵素对疏通经络把控人体健
- 下一篇文章: 晚上别再吃这8种水果啦,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