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9人因TA入院抢救这个夏天,你要当
最近,毒蘑菇有点猖狂啊!
上周末,来自贵州的三个大人、四个孩子因为毒蘑菇中毒被送到了重症病房;还没过两天,又有一对浙江浦江的夫妻,因为吃了毒蘑菇被送到了浙大一院。
每年的5月到9月,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温度较高、雨量充沛,适宜野生菌生长,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期。根据浙江省疾控公布的数据,近3年来,浙江省11个地市均有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发生,其中温州永嘉、金华永康、杭州临安等都报告有死亡病例。
“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切勿食用自行采摘、来历不明或未经驯化的野生菌;同时应谨慎食用市售的野生菌,因为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也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素。赶紧赶紧,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毒蘑菇。
误食毒蘑菇的症状是典型的DNA损伤症状我省发生的几例中毒事件,主要由两类毒素引起:最致命的、能引起肝肾毒性的多肽类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以及能引起胃肠炎毒性的毒素。
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等蘑菇毒素,主要存在于鹅膏菌、褐鳞伞和盔孢伞菌中,目前在杭州市区和周边的临安、温州的永嘉等地已发现此类剧毒蘑菇。
曾有人问美国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如果一个人体内的DNA突然消失了,那么他还能活多久?”
门罗从理论上给出了解读外,还特别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蘑菇中毒,来对失去DNA的后果有一些比较准确认识。”
去年,造成温州永嘉一家六口死亡悲剧的毒蘑菇鹅膏菌,也是杭州市区常见的毒菇。
鹅膏菌
这是一种低调的白色小型蘑菇,看起来低调无邪,但它却有“死亡之帽”的称号。如果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野外找到的蘑菇,剧毒鹅膏菌的存在,就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吃了几个甚至一个剧毒鹅膏菌,可能起先的24小时里毫无感觉。到了夜里或者第二天早上,你会出现类似肠胃炎的病症: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鹅膏菌中毒最吓人的是病程进入“行尸走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毒者感到症状缓解,似乎感觉不错,但此时你身体中的细胞正在累积不可逆的致命损害。
鹅膏菌含有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等蘑菇毒素,会侵入用来从DNA读取信息的酶,扰乱酶的正常活动,使得细胞无法按照DNA信息进行活动。
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会对任何吸收它的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这种毒素的致死原因一般是肝衰竭或肾衰竭,因为这些敏感的器官是毒素最先聚集的地方,致死率基本上是%。
这正是典型的DNA损伤症状。
毒蘑菇会变异美味牛肝菌也可能有毒“事实上,蘑菇中的毒派,只是菌类中的一小部分。”浙江大学生物实验中心(大型真菌标本实验室)的林文飞老师说。
有一种理论认为,毒性是蘑菇进化的结果,有毒是为了阻止天敌捕食。
但英国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希基教授用挑选出的蘑菇(其中有一个是有毒的),“请”一只鼻涕虫前来,做了一个小实验。
鼻涕虫观望、尝了一圈后,停留在黄金菇上——这是人类出了名的毒蘑菇。但是鼻涕虫看起来并不在意,它把菌褶当成了美餐。“所以这证明了,毒蘑菇恰恰愿意被吃掉。”帕特里克说。
林文飞也赞同,毒蘑菇的概念,是会变化的。“蘑菇的生境(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它体内的化合物会变化。”
浙江省疾控总结了一些中毒的原因——像人一样,野生菌及所含毒素会变异,以往毒素含量较低的被认为可食用的野生菌,由于某个时间段因生长环境的差异,毒素含量突然增高而导致中毒。
省疾控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吃了毒蘑菇鹅膏菌导致死亡的温州永嘉一家人,往年也有食用,并没有出现剧烈反应。
人的个体差异,也会对毒蘑菇有不同的反应。即使是已经驯化成为人工养殖且商品化的野生菌、或者被公认的可食用的野生菌,也可能含某种毒素。
此类毒素存在个体差异,会导致部分不耐受人群中毒。如青头菌,肠胃不好的人群食用后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某些牛肝菌或者鸡纵菌,对部分人群会引起头痛、虚汗甚至幻觉等症状。
人的饮食习惯也会有影响。如未炒熟或者没有焯水以减毒的牛肝菌引起的中毒;如喝酒加速毒素溶出与吸收导致中毒的毛头鬼笔和墨汁鬼笔等。
除了毒蘑菇,夏天你还要防这些!登革热随着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蚊虫的密度也逐渐升高。作为一种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蚊虫可以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热、疟疾、乙脑、丝虫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热等多种传染病。
6月30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年1月~5月浙江共报告十余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比年有所升高。与此同时,东南亚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较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十分严峻。
首先要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
1.及时清除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以及饮水器接水槽等室内积水容器;2.家庭用水水缸或水箱加盖;
3.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4.家养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应换水一次,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也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措施,预防蚊虫叮咬
1.使用纱窗、纱门,睡觉时挂蚊帐或使用防蚊剂;2.避免在蚊子活动时期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
此外,应该尽量避免前往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区,要提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情况,做好防护准备,并且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在皮肤裸露部分使用蚊虫驱避剂。
专家提醒,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来后,若出现医院就诊,并告知近期旅行史。蜱虫气温升高、湿度增加,除了蚊子,蜱虫也多起来了!别以为被蜱虫叮咬是小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无形体、埃立克体、巴贝西虫、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等都可以通过它传播!
根据浙江省近几年的检测情况显示,5-7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高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可达到10%以上,近年浙江已有上百例病例报告,其中数十例病例死亡。
首先,尽量不要给蜱虫机会!
1.尽量不要到有蜱虫存在的地方游玩;2.野外游玩和田间劳作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3.游玩或劳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4.穿浅色衣服,这样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
5.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且不要穿凉鞋;
6.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7.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被蜱虫叮咬后怎么办?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也不要用手指将蜱虫捏碎,否则其头部很容易留在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更容易感染病菌。
专家提醒,应用镊子反医院进行处置,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记者:钱江晚报章咪佳张苗
部分整合自浙江在线健康网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陈雨笛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价格便宜女人脸上长白癜风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7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温州已有学校因它而停课大人小孩都可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