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上海人仿佛过了一个假的秋日
不但气温高
蚊子也很猖獗
实况气温图一片红
↓↓↓
再看看昨天这张图
妥妥的两个季节!
也许是昨天回暖太明显
此次冷空气着实刷了一回存在感
冷空气前天夜里开始影响上海
全市普降小雨
今天阴到多云有短时小雨
气温一路走低
全天在14~17℃之间
最高气温降幅在8~10℃
白天风力较大
随着冷锋过境后
申城今天白天天空阴沉
雨势比昨夜更弱
局部伴有短时小雨
今天全天温差较小
徐家汇白天最高气温15.3℃
西北风一吹
体感一下子冷嗖嗖
本周雨水频繁,
气温还会回升吗?
冷空气影响过后,周二至周三白天以多云或阴的天气为主,气温在11℃~17℃,郊区早晨最低气温可能跌破10℃,早晚注意保暖。周三起短波槽活动频繁,申城多阵雨或小雨,气温不降反升。本周后期最低气温会升至16℃,最高气温又将回到20℃。
气温骤降,
要防好这些病!
1.心梗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敏感性高,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应对: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2.脑中风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易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应对: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3.青光眼
气温变化与青光眼发作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当突袭的冷空气导致气温骤降24小时内,很容易诱发青光眼发生。
应对:发生青光眼要紧急救治。不要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
4.鼻炎
冬季很多人犯鼻炎,喷嚏、鼻涕不断,眼睛、鼻子出现过敏症状。
应对:建议坚持冷水洗脸,增强御寒能力,老人可选择较凉的温水。
5.肺炎
老年人患上肺炎后,还容易让其他疾病加重,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肺炎还容易引发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脑血管疾病。
应对:首先要预防感冒。其次,医院就诊,不随便买抗生素吃。再者,感冒患者最好不要与家人亲密接触。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人来说,一旦患上医院。
6.哮喘
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应对: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7.胃肠病
天气转凉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应对: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饮食上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8.关节炎
天气寒冷时,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容易复发加重。
应对:佩戴手套围巾,增加护膝护肩,还可以用热敷来缓解关节冷痛。将食用盐-克用铁锅炒热,放入缝制好的沙袋中,在局部关节或是肌肉处热敷。
9.糖尿病足
寒潮来袭,特别容易造成糖尿病人复发和加重,而且天冷时易烫伤冻伤,糖尿病人更要小心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应对:保持足部卫生,每天温水洗脚,切记不要烫伤。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过尽量擦干并吸干趾缝中的水,足跟涂油保护防裂。每天检查双脚,有无肿胀、破损,注意皮肤的颜色、温度等。
10.骨折
气温低,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会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应对: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行,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有水、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伸展肢体,进行“预热”。
","origin":"上海预警发布上海市天气上观新闻健康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1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