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上

1

肿瘤患者在什么情况下看中医?

很多人想知道中医是否可以治疗肿瘤?肿瘤患者什么情况需要配合中医?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众所周知,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药治有“简”、“便”、“廉”、“验”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与各种治疗肿瘤方法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中医药治疗肿瘤是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原则,对于不同患者、不同肿瘤、不同分期,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都不相同,中医药可以用于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

1、手术后应用中药可以促进体质恢复,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如:低热,腹胀,便秘,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等,还可以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恢复有关脏器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术后长期应用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肿瘤的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期。

2、放、化疗期间配合中药,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增加放、化疗的效果,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中药配合放疗,化疗,可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减少因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溃疡,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增加放、化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3、晚期肿瘤单纯中药治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不能手术或放、化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或者是由于多种原因不能耐受化疗,放疗者,应用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尤其是晚期胃癌,胰腺癌,肝癌等棘手问题,有时可提供一线生机,有的经过中医药治疗改善了症状,有的瘤体缩小,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有的瘤体虽然未见缩小,但能行动自如,生活自理,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2

中医如何认识肿瘤?

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夏商周时代的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病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我国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把肿瘤分为筋瘤、肠瘤、骨瘤、肉疽等,得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虚,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癌瘤的形成中,外界的多种致癌因子固然重要,而人体正气的亏虚却是癌变的基础。东汉时期成书的中医古典医籍《金匮要略》,对肿瘤的描述更详尽具体。其中对胃癌的记述为:“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成胃反“。宋代《卫济宝书》正式开始使用“癌”字,并指出“癌从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内热病。“宋代医家杨土瀛在他的医书中描写:“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已对癌的形态有了深刻的认识。到了明代,江苏医家陈实功在其《外科正宗》中描述了乳腺癌发展过程和预后时说:“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不痛不痒,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遂成四大不救。

肿瘤发病主要因为禀赋不足,素体气血亏虚,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过度劳倦、外感六淫等内外因作用于机体,造成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亏虚,使机体处于一种脏腑功能不足、阴阳失调、内环境失衡的病理状态,使得外邪容易入侵,各种致癌物得以长期作用于人体。《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亏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可引起“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邪积聚”等病理变化,而淤血、痰浊、毒邪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脉道,影响脏腑生理功能,破坏机体阴阳平衡,造成“脏腑亏虚”进一步加重,故“脏腑亏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肿瘤患者禀赋不足,气血亏虚是本,血瘀、痰浊、毒邪阻滞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条件,本虚与血瘀、痰浊、毒邪相结合而为病。各种原因造成气血失和,日久气血凝聚成块,随淤滞部位不同而形成各种肿瘤。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不仅对癌症的病因、病机、诊断诸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治疗上也不断更新,主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内外夹攻,以消癌瘤。内服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以便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瘤消瘤;外敷峻烈有毒之品,以求以毒攻毒,化瘤散结。

3

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什么?

扶正祛邪是肿瘤治疗的总则,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中医所说的正即正气,泛指机体的一切抗病能力,包括因遗传等先天因素以及其后成长过程中的食养、锻炼、精神状态等综合而成的后天因素,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组成的正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肿瘤之所以生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盘踞,“积之成也”。正气之不足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从患病的整体讲,它包括气、血、阴、阳四个方面,从每一个脏器来说,又可表现为某一脏器的虚弱,因此,扶助正气,保护正气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上都是重要的环节。

中医所说的邪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致病因素,从外界来的,称为外邪,从肌体内部发生的,称为内邪或内贼。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种种变化以及症状表现,称之为邪。具体多表现为气滞血淤、痰浊凝滞、热毒内盛等,在治疗上祛邪多用行气解郁、活血化淤、除湿化痰、清热解毒等治疗手段。

扶正祛邪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始终,但因不同的疾病阶段及临床表现不同,扶正祛邪各有侧重,如肿瘤的早期可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在癌症的晚期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扶正祛邪的总原则,这是癌症治疗的大法。

4

癌症患者可以吃补药吗?

有人说:肿瘤患者不能吃补药,吃了补药会促进肿瘤加速生长,容易复发和转移,这种说法的根据不足。我们常说的补药大多为营养品及保健品,补药治疗肿瘤是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即扶正培本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许多外药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运用补法治疗肿瘤,可以通过增加免疫功能,遏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目前,各种补品种类繁多,由于广告的作用,常使患者面对各种补品不知如何选择,也不知是否该用,如何选用补品呢?

1、饮食抗癌应放在第一位,补品是次要的。通过饮食广泛摄取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是最好的办法,而补品往往只能起到某一方而的作用已经证实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含硒丰富的食物其有抗癌作用。

2、切忌“大补”,有的人数种补品一齐饮用,服用后口干舌燥,性情烦躁,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导致相反作用,应根据机体偏阴偏阳的特性,适当选择一种或两种补品,每日饮用少量,可有一定的益处。

3、癌症患者饮用补品最好请教医师后再用,因为有些补品像药物那样经过严格的试验和长时间的观察,其功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补品不同,功效也不一样。

5

民间偏方与验方也可以治愈癌症吗?

常听人说“偏方、验方,气死名医”。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确实如此,但也不能绝对而论。多年来,各地确有不少用各种偏方、验方治愈了确诊为各种癌瘤的个别病例。

在中医书籍中及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治疗肿瘤的单方、偏方、验方,这些方药大多有它的临床实践基础,但还缺乏系统整理研究和临床观察验证。近年来,各地又收集了不少治疗肿瘤的偏方、验方。通过临床验证,有的没有看到疗效,有的确实也看到了一些治疗效果。祖国医学中这一部分宝贵遗产还需要努力发掘,加以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有重复疗效的方药,以丰富临床肿瘤治疗学、如: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用斑蝥蒸鸡治疗“瘰疠”和“恶核”确有一定效果,经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斑蝥提取物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一定用,其主要成分是斑蝥素和斑蝥酸钠,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均有一定疗效。又如偏方核桃树枝煮鸡蛋(用核桃树枝30g,鸡蛋2个,蛋熟碎壳,煮一小时以上)。吃鸡蛋并喝汤,每日2-3次分服。用以治癌,也有效果。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主要依靠单、验方来治疗各种癌瘤?当然不是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关于民间单、验方治疗癌瘤的观察,仅能见到个别治愈病例,还没有发现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同样的肿瘤,用同样的偏方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并不能重复出个别患者的疗效。相反,往往见到有些患者由于过分的相信偏方,拒绝其他治疗方法,以致延误病情,丧失了根治的机会。尤其对某些成分不明的所谓“灵丹妙药专治癌症”,更应提高警惕,防止中毒。不然,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肿瘤患者还是以正规治疗为主,综合方案为好,如果有朋友介绍什么偏方、验方,应请教肿瘤专科的中医医师后再斟酌是否服用。

来源:《肿瘤非手术治疗与调理》

作者:贾喜花李全福


转载注明: http://www.kwwaw.com/zysx/1122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kww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